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2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烟叶等级结构 | 第11页 |
·烤烟二次打顶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摘除烤烟脚叶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脚叶的作用 | 第12页 |
·摘除脚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摘除底脚叶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 第13页 |
·摘除底脚叶防治烟草赤星病 | 第13页 |
3 云南文山烟区简介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摘除脚叶数、二次打顶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15-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试验地点和材料 | 第15页 |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试验管理 | 第16页 |
·试验样品采集 | 第16页 |
·试验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农艺性状测定 | 第16页 |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 第16-17页 |
·物理性状 | 第17页 |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检测 | 第17页 |
·烤后烟叶主要香气前体物检测 | 第17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47页 |
·摘除脚叶数和二次打顶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7-18页 |
·摘除脚叶数和二次打顶叶数对烤烟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8-21页 |
·上部叶物理性状 | 第18-19页 |
·中部叶物理性状 | 第19-20页 |
·下部叶物理性状 | 第20-21页 |
·摘除脚叶数和二次打顶叶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21-22页 |
·摘除脚叶数和二次打顶叶数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22-44页 |
·上部叶化学成分 | 第22-30页 |
·中部叶化学成分 | 第30-37页 |
·下部叶化学成分 | 第37-44页 |
·摘除脚叶数和二次打顶叶数对烤烟香气物质的的影响 | 第44-47页 |
·色素和多酚含量 | 第44-45页 |
·中性香气物质含量 | 第45-46页 |
·非挥发酸含量 | 第46-47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第三章 摘除脚叶时间、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50-8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试验设计 | 第50-51页 |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82页 |
·摘除脚叶时间和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1-52页 |
·摘除脚叶时间和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上部叶物理性状 | 第52-53页 |
·中部叶物理性状 | 第53-54页 |
·下部叶物理性状 | 第54-55页 |
·摘除脚叶时间和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55-57页 |
·摘除脚叶时间和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57-79页 |
·上部叶化学成分 | 第57-65页 |
·中部叶化学成分 | 第65-72页 |
·下部叶化学成分 | 第72-79页 |
·摘除脚叶时间和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 | 第79-82页 |
·色素和多酚含量 | 第79-80页 |
·中性香气物质含量 | 第80-81页 |
·非挥发酸含量 | 第81-8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2-85页 |
第四章 本研究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85-86页 |
1 本研究创新点 | 第85页 |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