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粉碎机械 | 第11-12页 |
·颚式破碎机 | 第12-14页 |
·颚式破碎机能耗问题 | 第14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国内破碎机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破碎机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研究现状总结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2章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 第23-43页 |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23-24页 |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特点 | 第24页 |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运动学分析 | 第24-34页 |
·位置分析 | 第25-31页 |
·速度分析 | 第31-32页 |
·加速度分析 | 第32-34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关键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 | 第35-38页 |
·动颚板的行程特征值分析 | 第38-39页 |
·肘板摆角分析 | 第39-40页 |
·最小传动角分析 | 第40页 |
·急回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43-53页 |
·动力学建模 | 第43-49页 |
·拉格朗日方程 | 第43-45页 |
·各构件的动力学计算 | 第45-49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各铰链点X、Y方向作用力分析 | 第49-50页 |
·破碎机破碎力大小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结构和运动参数分析 | 第53-77页 |
·传动比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相位角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杆长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72页 |
·前偏心距大小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前动颚长度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长肘板长度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后动颚长度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后偏心距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短肘板长度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调整座位置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2页 |
·偏心轴组合对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5章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结构参数优化与实验研究 | 第77-89页 |
·多目标遗传算法 | 第77-81页 |
·遗传算法及其思想 | 第77-78页 |
·多目标遗传算法 | 第78-80页 |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基本要素 | 第80-81页 |
·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杆长参数优化 | 第81-84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1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81-83页 |
·约束条件的建立 | 第83页 |
·编程计算 | 第83-84页 |
·优化后破碎机动力性能分析 | 第84-85页 |
·样机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85-88页 |
·样机设计 | 第85-87页 |
·试验研究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