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时空演化及动因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来源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数据来源 | 第12-13页 |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重点 | 第13页 |
·研究难点 | 第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4-28页 |
·环渤海经济圈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环渤海经济圈地域范围厘定 | 第14-15页 |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厘定 | 第15-16页 |
·区域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相关概念综述 | 第16-18页 |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第18-20页 |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研究 | 第22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28页 |
·锡尔系数 | 第24页 |
·空间权重矩阵 | 第24-25页 |
·空间自相关指标 | 第25-27页 |
·NICH指数 | 第27-28页 |
3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总体差异特征分析 | 第28-3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8-30页 |
·研究区域范围 | 第28页 |
·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8-30页 |
·区域技术创新指标选取 | 第30-31页 |
·总体差异整体趋于下降 | 第31-32页 |
·区间差异分析 | 第32-34页 |
·京津冀与辽东地区区间差异逐渐缩小 | 第33页 |
·京津冀与山东半岛区间差异逐渐扩大 | 第33-34页 |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区间差异逐年缩小 | 第34页 |
·区内差异分析 | 第34-36页 |
·京津冀经济圈区内差异整体下降 | 第34-35页 |
·山东半岛经济圈区内差异逐渐增大 | 第35-36页 |
·辽东半岛经济圈区内创新差异总体趋于下降 | 第36页 |
·空间集聚态势不明显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4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第39-52页 |
·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 第39-41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第41-46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41-43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分析 | 第43-46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格局演化分析 | 第46-50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46-47页 |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热点演化分析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5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动因分析 | 第52-59页 |
·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 | 第52-54页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52页 |
·变量选取 | 第52-53页 |
·模型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 第53-54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2001年实证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2006年实证分析 | 第55-56页 |
·2011年实证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9-6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页 |
·对策建议 | 第60-65页 |
·统筹区域协调创新战略 | 第61-62页 |
·培育区域技术创新创业市场 | 第62页 |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 第62-63页 |
·加快官产学研合作创新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