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21页 |
1 引言 | 第21-3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31页 |
·放顶煤开采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 第26-27页 |
·岩石爆破作用原理 | 第27-28页 |
·放顶煤开采与突出关系 | 第28-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31-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32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第32-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2页 |
·技术路径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2 放顶煤开采突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61页 |
·我国放顶煤开采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现状 | 第35-39页 |
·放顶开采工作面突出典型事例 | 第35-38页 |
·综放面回采前方准备煤巷冲击地压 | 第38页 |
·厚煤层掘进突出而放顶煤开采不突出 | 第38-39页 |
·放顶煤开采突出危险的瓦斯地质因素 | 第39-48页 |
·地质构造 | 第42-43页 |
·顶底板岩性与厚度 | 第43-45页 |
·瓦斯因素 | 第45-46页 |
·开采煤层距地表垂深 | 第46-48页 |
·放顶煤开采突出危险的工程技术因素 | 第48-58页 |
·采煤工作面技术参数 | 第48-53页 |
·回采工艺 | 第53-57页 |
·支架放煤方式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3 放顶煤开采围岩应力重新分布静力学数值分析 | 第61-69页 |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围岩宏观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第61-64页 |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一般规律 | 第61-62页 |
·综放面宏观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第62-64页 |
·综放面初放期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 第64-66页 |
·数值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4 不同采放比放煤工艺诱导围岩应力演化动力学数值模拟 | 第69-99页 |
·初采期顶煤垮落过程力学计算模型及方法 | 第69-72页 |
·计算模型 | 第69页 |
·计算参数 | 第69-71页 |
·模拟方案及步骤 | 第71-72页 |
·顶煤在初采期放煤过程的力学特征 | 第72-77页 |
·顶煤初次放煤过程附近煤体最大主应力演化特征 | 第72-73页 |
·顶煤在初采期放煤过程的走向支承压力变化特征 | 第73-74页 |
·顶煤在初采期放煤过程的倾向支承压力变化特征 | 第74-75页 |
·顶煤初放期围岩变形及弹性能释放特征 | 第75-76页 |
·顶煤初放期围岩位移变化特征 | 第76-77页 |
·采放比变化对初采期围岩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77-87页 |
·采放比变化对初采期放煤过程走向支承压力的影响 | 第77-79页 |
·采放比变化对顶煤初次放煤过程倾向煤体支承压力的影响 | 第79-80页 |
·采放比变化对顶煤初次放煤过程煤壁附近应力演化的影响 | 第80-82页 |
·采放比变化对放煤过程走向弹性应变能释放的影响 | 第82-84页 |
·采放比变化对初采期放煤围岩位移的影响 | 第84-87页 |
·顶板初次来压对不同采放比的顶煤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87-92页 |
·顶板初次来压期间围岩位移分布的采放比效应 | 第87-88页 |
·顶板初次来压期间弹性能释放的采放比效应 | 第88-90页 |
·回采20m处围岩弹性能释放的力学特征 | 第90-91页 |
·正常回采过程围岩弹性能释放的采放比效应 | 第91-92页 |
·顶板周期来压对不同采放比顶煤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92-96页 |
·周期来压对不同采放比围岩位移的影响 | 第92-94页 |
·周期来压期间围岩弹性应变能释放特征 | 第94-95页 |
·周期来压期间围岩弹性能释放的采放比效应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5 初采期切眼巷道卸压及放顶煤瓦斯流动效应 | 第99-119页 |
·切眼巷道对初采期顶煤卸压作用 | 第99-106页 |
·基于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 | 第99-101页 |
·基于巷道围岩流变性分析 | 第101-106页 |
·切眼巷道对初采期工作面附近煤体瓦斯排放效应 | 第106-115页 |
·切眼巷道掘进瓦斯流动场模型建立 | 第107-108页 |
·瓦斯流动的基本假设 | 第108-110页 |
·瓦斯渗流参数 | 第110-111页 |
·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 | 第111-112页 |
·切眼巷道掘进暴露附近煤体瓦斯压力演化分布数值模拟 | 第112-115页 |
·初放期放煤过程附近煤体瓦斯压力演化分布数值模拟 | 第115-117页 |
·工作面回采过程放顶煤的瓦斯流动特点分析 | 第115-117页 |
·初放期放煤空间附近残余瓦斯压力分布特征 | 第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6 采放比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 | 第119-127页 |
·初采期采放比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初采期放顶煤过程的能量耗散分析 | 第120-121页 |
·初采期放顶煤和突出的关系 | 第121-122页 |
·正常回采期采放比对煤与突出危险性的影响 | 第122-125页 |
·基于工作面应力场、瓦斯流动场分布特征分析 | 第122-124页 |
·基于工作面煤岩流变力学特性分析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7 采放比对突出危险性影响的理论应用 | 第127-139页 |
·突出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可行性、安全性及存在问题 | 第127-129页 |
·突出厚煤层小采放比开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 第127-129页 |
·突出厚煤层大采放比开采存在的问题 | 第129页 |
·突出厚煤层放顶煤安全开采技术 | 第129-131页 |
·巷道布置 | 第129-130页 |
·放顶煤开采工艺与参数 | 第130-131页 |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特点 | 第131-133页 |
·初采期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 | 第131-133页 |
·正常回采期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 | 第133页 |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预测应用事例及分析 | 第133-136页 |
·4320炮放面区域预测 | 第134页 |
·4320炮放面危险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134-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9页 |
8 突出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防突试验研究 | 第139-151页 |
·矿井及工作面概况 | 第139-140页 |
·612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 第140-144页 |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140页 |
·区域预抽措施 | 第140-142页 |
·6121(I)~(-1)首分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区突出危险区域预测 | 第142-144页 |
·6121(I)~(-1)首分层综放开采局部综合防突 | 第144-145页 |
·综放面工作面预测 | 第144-145页 |
·局部防突措施 | 第145页 |
·6121(I)~(-2)下分层综放开采动力现象 | 第145-149页 |
·6121(I)~(-2)下分层综放面区域措施及效果 | 第145-148页 |
·6121(I)~(-2)下分层综放动力现象原因分析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9 主要研究成果及展望 | 第151-155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1-152页 |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 第152-153页 |
·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53-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1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5-167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67页 |
主要获奖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