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边疆民族地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1. 导言第8-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重点第11-13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1页
     ·论文的难点第11-12页
     ·论文的重点第12-13页
2.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第13-26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概念的界定及其内容第13-19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概念的界定第13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容第13-15页
     ·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第15-17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功能第17-19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追溯第19-21页
     ·中华民族及其凝聚力的形成由来第19-20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原因第20-21页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第21-26页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综合国力的动力因素第21-23页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迫切要求第23-24页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巩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坚韧纽带第24-25页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前提件第25-26页
3. 影响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消极因素分析第26-33页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民族隔阂加深第26-29页
     ·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第26-28页
     ·民族隔阂容易滋生地方民族主义第28-29页
   ·“三股势力”对民族凝聚力的极大破坏第29-30页
     ·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民族凝聚力的破坏第29-30页
     ·国际性的宗教思潮和宗教活动对凝聚力的破坏第30页
   ·民族意识增强所产生的民族排他性问题第30-33页
     ·民族自我意识增强所产生的排他性问题第31页
     ·民族发展意识增强所产生的排他性问题第31-32页
     ·民族自主意识增强所产生的排他性问题第32-33页
4.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途径第33-48页
   ·深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33-35页
     ·深化民族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33-34页
     ·国家认同是增强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基第34-35页
   ·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35-37页
     ·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第35页
     ·以中华民族精神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第35-36页
     ·在实践中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第36-37页
   ·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37-40页
     ·精神家园是增强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吸引力的有效途径第37-38页
     ·精神家园是增强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向心力的根本举措建第38页
     ·精神家园是增强民族成员之间亲和力的现实选择第38-39页
     ·精神家园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第39-40页
   ·发展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40-43页
     ·各民族经济利益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第40-41页
     ·国家利益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第41-42页
     ·各民族文化共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土壤第42-43页
   ·积极创造各民族凝聚力的主客观基础第43-48页
     ·加大民生经济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第43-44页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44-45页
     ·大力推进现代文化发展、创新、夯实精神基础第45-46页
     ·提高民族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46页
     ·促进中华民族内部族际关系和谐发展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莎车县当代维吾尔族苏菲主义教团女信徒(布维)迪喀尔(Zikir)仪式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新疆洛浦县民族关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