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法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5页
第一章 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概述第15-27页
 第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历史及现状第15-18页
 第二节 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产生发展的历程第18-22页
  一、改革探索阶段(1979-1987)第18-19页
  二、改革攻坚阶段(1988-1992)第19-20页
  三、改革突破阶段(1993—2002)第20-21页
  四、改革完善阶段(2003—现在)第21-22页
 第三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督体系第22-27页
  一、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定义第22-23页
  二、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主体第23-24页
  三、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客体第24页
  四、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监督目的第24-25页
  五、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监督方式第25-27页
第二章 国有独资公司的外部监督体系第27-35页
 第一节 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第27-29页
  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7-29页
  二、审计部门第29页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第29-30页
 第三节 司法监督第30-31页
 第四节 社会监督第31-32页
  一、社会中介机构第31-32页
  二、社会公众第32页
 第五节 欧美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体系第32-35页
  一、国家机关监督第32-33页
  二、社会监督第33-35页
第三章 国有独资公司内部监督体系第35-43页
 第一节 董事会监督第36-37页
  一、董事会监督的对象第36页
  二、董事会监督的内容第36-37页
  三、董事会监督的方式第37页
 第二节 监事会监督第37-39页
  一、监事会监督的对象第38页
  二、监事会监督的内容第38-39页
  三、监事会监督的方式第39页
 第三节 专业委员会监督第39-40页
 第四节 欧美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第40-43页
  一、股东监督第40-41页
  二、董事会的监督第41页
  三、监事会的监督第41-43页
第四章 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3-54页
 第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股东监督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一、国家股东与董事会之间信息不平衡第43-44页
  二、董事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第44-45页
 第二节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监督存在的问题第45-49页
  一、董事会监督职权的失位第45-47页
  二、董事长的权力运行不合理第47-48页
  三、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第48-49页
 第三节 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监督存在的问题第49-54页
  一、监事会的监督权边界模糊第50-51页
  二、监事会行使职权有障碍第51-52页
  三、缺乏有效的监事激励机制第52-54页
第五章 国有独资公司监督体系的法律完善第54-72页
 第一节 完善国有股东的监督职能第54-57页
  一、强化国有股东知情权第54-55页
  二、建立国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第55-57页
 第二节 完善董事会的监督权和监督机构第57-65页
  一、强化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第57-62页
  二、规范董事长的权力运行机制第62-63页
  三、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第63-65页
 第三节 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第65-72页
  一、明晰监事会监督权的边界第65-67页
  二、强化监事的监督职能第67-69页
  三、设立监事激励制度第69-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77页
后记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股权信托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