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龙泉山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变化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1 主要仪器第8-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9-23页
   ·土样的采集第9页
     ·采样地点及时间第9页
     ·采样方法第9页
   ·土样理化性质的测定第9-12页
     ·含水量的测定第9-10页
     ·pH 值的测定第10页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第10-11页
     ·微生物量碳的测定第11-12页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分离第12-14页
     ·制备微生物选择性培养基第12-14页
     ·制备土样悬液第14页
     ·微生物的培养第14页
   ·微生物数量的计算第14-18页
   ·分析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变化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8-19页
   ·土壤优势细菌的初步鉴定第19-23页
     ·对菌落形态特征的鉴定第19页
     ·对个体形态特征的鉴定第19-23页
3 结果第23-28页
   ·土壤环境因子季节变化的实验结果第23页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季节变化的实验结果第23-24页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相关性的结果第24-25页
   ·土壤优势细菌的初步鉴定结果第25-28页
     ·菌落形态特征的鉴定结果第25页
     ·细菌个体形态特征的鉴定结果第25-28页
4 分析与讨论第28-31页
   ·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季节变化分析第28页
   ·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数量季节变化分析第28-29页
   ·氨化细菌数量季节变化分析第29页
   ·主要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季节变化总体趋势分析第29-31页
5 结论第31-32页
文献综述第32-45页
 1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概述第32-37页
   ·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32-34页
     ·温度第32页
     ·湿度第32-33页
     ·酸碱度第33页
     ·无机养分第33页
     ·有机质含量第33-34页
     ·植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第34页
     ·季节变化第34页
   ·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34-37页
     ·C 素循环第35页
     ·N 素循环第35-37页
 2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7-38页
 3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简介第38-43页
   ·经典方法和技术第38-39页
     ·样品的采集、富集培养和微生物的纯培养的分离第38页
     ·显微计数法和荧光染色直接计数法第38页
     ·活菌计数法第38-39页
   ·生理生化方法第39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39-43页
     ·(G+C)摩尔百分含量第39-40页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第40-41页
     ·DNA-DNA 杂交第41-43页
 4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应用研究与展望第43-45页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研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第43页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乙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