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遗产税立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遗产税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遗产税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遗产税的概述 | 第13-20页 |
·遗产税的定义与特点 | 第13-14页 |
·遗产税的定义 | 第13页 |
·遗产税的特点 | 第13-14页 |
·遗产税开征的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法律说 | 第14页 |
·追税说 | 第14-15页 |
·能力说 | 第15页 |
·均富说 | 第15页 |
·公益说 | 第15页 |
·遗产税的职能 | 第15-19页 |
·财政收入职能 | 第15-16页 |
·实现社会公平职能 | 第16-17页 |
·调节经济运行职能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0-28页 |
·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5页 |
·完善税收体系,增加财政收入 | 第20-22页 |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 第22-23页 |
·引导消费观念,促进消费增长 | 第23页 |
·维护税收权益,防止财富外流 | 第23-24页 |
·提高腐败成本,抑制腐败发生 | 第24-25页 |
·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经济条件 | 第25页 |
·社会环境 | 第25-26页 |
·法律基础 | 第26页 |
·税收征管能力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遗产税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28-45页 |
·遗产税制的类型 | 第28-29页 |
·总遗产税制 | 第28页 |
·分遗产税制 | 第28-29页 |
·总分遗产税制 | 第29页 |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关系 | 第29-30页 |
·各国及地区遗产税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0-41页 |
·美国联邦政府遗产与赠与税制 | 第30-33页 |
·德国遗产税制 | 第33-35页 |
·日本遗产税制与赠与税制 | 第35-37页 |
·中国台湾地区遗产与赠与税制 | 第37-41页 |
·遗产税立法的比较研究 | 第41-44页 |
·遗产税税制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赠与税与遗产税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我国遗产税立法的构想 | 第45-60页 |
·我国遗产税的税制模式 | 第45-46页 |
·我国遗产税税制模式的选择 | 第45页 |
·我国遗产税与赠与税关系模式的选择 | 第45-46页 |
·我国遗产税税制要素的具体设计 | 第46-55页 |
·纳税主体 | 第46-48页 |
·征税范围 | 第48-51页 |
·税率 | 第51-54页 |
·税收抵免项目 | 第54页 |
·实际应纳税款的计算 | 第54页 |
·税收管理 | 第54-55页 |
·我国遗产税立法的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55-58页 |
·建立健全个人死亡报告制度 | 第55-56页 |
·推行个人财产实名制,实行个人财产登记申报制度 | 第56-57页 |
·建立健全个人财产评估制度 | 第57-58页 |
·进一步完善个人财产公证制度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