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31页 |
1. 绪论 | 第31-4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31-33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31-32页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PIS 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3-36页 |
·国外 PIS 的研究概况 | 第33页 |
·国内 PIS 的研究概况 | 第33-36页 |
·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技术分析 | 第36-37页 |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6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36-37页 |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研究路线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框架研究 | 第41-54页 |
·引言 | 第41页 |
·轨道交通网络化信息服务的特征 | 第41-43页 |
·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及效益分析 | 第41-42页 |
·轨道交通网络条件下运营效益与服务质量 | 第42页 |
·轨道交通网络条件下的乘客乘坐过程体验 | 第42-43页 |
·现有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单线运营特征 | 第43-44页 |
·系统的管理架构 | 第44-45页 |
·系统的功能定义 | 第45-47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47-53页 |
·网络架构 | 第47-48页 |
·系统集成服务平台结构 | 第48-50页 |
·集成服务平台软件体系结构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3. 基于 P2P 技术的流媒体传输研究 | 第54-99页 |
·引言 | 第54页 |
·P2P 技术 | 第54-60页 |
·P2P 技术的特点 | 第56-57页 |
·P2P 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57-60页 |
·P2P 技术的应用 | 第60页 |
·基于 P2P 技术的流媒体传输的关键问题 | 第60-62页 |
·流媒体技术 | 第60-61页 |
·P2P 流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P2P 流媒体关键技术 | 第62页 |
·流媒体数据传输机制设计 | 第62-69页 |
·数据传输机制 | 第62-64页 |
·视频流传输和补包机制 | 第64-69页 |
·流媒体定位与分发机制设计 | 第69-73页 |
·定位机制 | 第69-70页 |
·流媒体数据分发策略 | 第70-73页 |
·流媒体数据速率失真的优化设计 | 第73-74页 |
·流媒体数据安全机制设计 | 第74-78页 |
·多路径密钥交换安全协议 | 第74-75页 |
·基于分组的 P2P 网络安全路由 | 第75-77页 |
·身份认证方案 | 第77-78页 |
·PIS 系统处理超大多媒体文件分析 | 第78-90页 |
·PIS 系统中超大多媒体文件的传输 | 第78-79页 |
·PIS 系统中超大多媒体文件的发布流程 | 第79-81页 |
·FTP 和 WebDAV 模式下多媒体文件的下载 | 第81-84页 |
·基于 P2P 技术的文件分发 | 第84-90页 |
·P2P 技术在 PIS 系统中应用分析及建模 | 第90-98页 |
·乘客信息系统中文件传输分析 | 第90-94页 |
·基于 P2P 的乘客信息系统拓扑模型 | 第94-95页 |
·P2P 下载方案设计 | 第95-96页 |
·P2P 点播方案设计 | 第96-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4. 系统消息处理发布及调度研究 | 第99-106页 |
·基于多引擎的字幕渲染技术研究 | 第99-101页 |
·三维渲染分析 | 第99-100页 |
·消息处理与实现 | 第100-101页 |
·基于 RSS 信息发布 | 第101-102页 |
·基于 QUARTZ 的多任务作业调度 | 第102-103页 |
·系统消息发布实现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5. 车地无线传输在乘客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 | 第106-151页 |
·引言 | 第106页 |
·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特点及需求分析 | 第106-111页 |
·车地无线传输技术分析 | 第106-109页 |
·车地无线传输技术选择 | 第109-110页 |
·新一代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的需求 | 第110-111页 |
·IEEE 802.11N 标准 | 第111-113页 |
·802.11n 简介 | 第111-112页 |
·802.11n 物理层关键技术 | 第112-113页 |
·802.11nMAC 层关键技术 | 第113页 |
·基于 802.11N 的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 第113-121页 |
·车地无线双向传输结构设计 | 第113-115页 |
·无线频率规划 | 第115页 |
·轨旁 AP 组网设计 | 第115-120页 |
·天线覆盖 | 第120-121页 |
·列车快速移动的漫游切换机制设计 | 第121-128页 |
·切换策略分析 | 第121-123页 |
·车尾优先原则 | 第123-125页 |
·快速漫游机制的实现 | 第125-128页 |
·车地无线网络组播分析 | 第128-133页 |
·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稳定性及安全性策略 | 第133-146页 |
·抗干扰分析及对策 | 第134-137页 |
·基于 IPSec 的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安全设计 | 第137-146页 |
·搭建最小系统的验证测试 | 第146-150页 |
·测试平台建立 | 第146页 |
·测试项目及步骤 | 第146-148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148-150页 |
·小结 | 第150-151页 |
6. 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乘客信息系统的设计 | 第151-180页 |
·需求分析 | 第151页 |
·设计思路 | 第151-152页 |
·PCC 运营支撑系统模块 | 第152-153页 |
·PCC 运营支撑系统模块功能结构 | 第152页 |
·PCC 运营支撑系统模块总体设计 | 第152-153页 |
·车站播控软件 | 第153-155页 |
·车站播控软件功能结构 | 第153-154页 |
·车站播控软件总体设计 | 第154-155页 |
·媒体设计子系统 | 第155-156页 |
·媒体编辑及发布子系统 | 第156-160页 |
·媒体播放子系统 | 第160-162页 |
·时钟同步客户端软件 | 第160页 |
·播放器适配器程序 | 第160-161页 |
·播放软件 | 第161-162页 |
·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 | 第162-174页 |
·设备监控子系统 | 第163-166页 |
·消息发送子系统 | 第166-168页 |
·日志管理子系统 | 第168-169页 |
·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 | 第169-174页 |
·终端显示界面设计 | 第174-176页 |
·与既有 LC 接口设计 | 第176-179页 |
·接口形式 | 第176页 |
·接口内容 | 第176-177页 |
·协议描述 | 第177-179页 |
·小结 | 第179-180页 |
7. 系统应用实践 | 第180-191页 |
·项目简介 | 第180页 |
·系统方案 | 第180-181页 |
·系统构成 | 第181-186页 |
·系统运行效果 | 第186-190页 |
·版式制作与管理 | 第186-187页 |
·版式发布管理 | 第187页 |
·系统管理 | 第187页 |
·用户管理 | 第187-189页 |
·系统终端显示效果 | 第189-190页 |
·小结 | 第190-191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91-193页 |
·总结 | 第191页 |
·创新点 | 第191-192页 |
·展望 | 第192-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0页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200-20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第202-203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203-207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207-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