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引言 | 第7-9页 |
·Mg-Gd-Y-Zr 系镁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 | 第9-10页 |
·镁合金的强化机制和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15-22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成分设计及原料准备 | 第15-16页 |
·合金熔炼及气体保护 | 第16-17页 |
·热处理 | 第17-18页 |
·性能测试及微观分析 | 第18-22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18-19页 |
·蠕变性能测试 | 第19-20页 |
·金相显微分析 | 第20-21页 |
·合金物相分析 | 第21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2-29页 |
·时效态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 第22-23页 |
·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 第23-29页 |
·铸态和时效态合金的金相组织 | 第23-25页 |
·合金 XRD 分析 | 第25-26页 |
·合金 SEM 和 DES 分析 | 第26-27页 |
·断口形貌观察 | 第27-29页 |
第4章 Mg-Gd-Y-(Sm)-Zr 合金强化的理论计算 | 第29-33页 |
·各种强化机制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 | 第29-30页 |
·Gd 对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机理分析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Mg-Gd-Y-(Sm)-Zr 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 第33-45页 |
·镁合金的蠕变曲线 | 第33-34页 |
·合金的蠕变行为 | 第34-37页 |
·合金蠕变机制探讨 | 第37-38页 |
·合金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的计算 | 第38-42页 |
·应力指数 n 的计算 | 第40-41页 |
·蠕变激活能 Q_c的计算 | 第41-42页 |
·提高合金抗蠕变性能的方法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