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体系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0-21页 |
| ·桥梁的震害 | 第10-11页 |
| ·地震荷载理论 | 第11-14页 |
| ·静力理论 | 第11-12页 |
| ·反应谱理论 | 第12-13页 |
|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13-14页 |
|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 第14-16页 |
| ·结构抗震设防目标 | 第14-15页 |
| ·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 第15页 |
| ·桥梁减、隔震设计 | 第15-16页 |
| ·大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 第16-19页 |
| ·地震反应分析 | 第16-17页 |
| ·结构体系 | 第17-18页 |
| ·抗震设计现状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桥梁结构振动分析理论 | 第21-31页 |
| ·桥梁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 ·结构动力学方程式 | 第21-24页 |
| ·结构的频率与振型 | 第24-25页 |
| ·桥梁结构的振动阻尼 | 第25-27页 |
| ·正交阻尼 | 第25-26页 |
| ·非正交阻尼 | 第26-27页 |
| ·阻尼器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 第27-31页 |
| 第3章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第31-39页 |
| ·反应谱法 | 第31-35页 |
| ·单振型反应谱法 | 第32-33页 |
| ·多振型反应谱法 | 第33-34页 |
| ·反应谱组合方法 | 第34-35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35-36页 |
| ·地震动输入 | 第36-39页 |
| ·地震动输入模式 | 第36-37页 |
| ·地震波输入方法 | 第37-39页 |
| 第4章 鹰潭信江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 | 第39-64页 |
| ·工程背景简介 | 第39-43页 |
| ·工程概况 | 第39-42页 |
| ·技术标准 | 第42-43页 |
| ·斜拉桥动力模型建立 | 第43-46页 |
| ·基本参数及基本假定 | 第43页 |
| ·主梁的模拟 | 第43-44页 |
| ·桥塔的模拟 | 第44页 |
| ·墩台的模拟 | 第44页 |
| ·基础的模拟 | 第44页 |
| ·拉索的模拟 | 第44-46页 |
| ·动力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 ·模态分析 | 第46页 |
| ·信江斜拉桥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 第46-47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47-57页 |
| ·纵向输入 | 第48-50页 |
| ·横向输入 | 第50-52页 |
| ·竖向输入 | 第52-53页 |
| ·三向正交分量的组合 | 第53-57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57-62页 |
|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第57-58页 |
| ·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 第58-62页 |
|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结果比较 | 第62-64页 |
| 第5章 斜拉桥不同结构体系抗震分析 | 第64-76页 |
|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 | 第64-67页 |
| ·不同体系斜拉桥时程分析 | 第67-74页 |
| ·顺桥向+竖向输入 | 第67-70页 |
| ·横桥向+竖向输入 | 第70-74页 |
| ·阻尼参数对结构抗震的影响 | 第74-7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 ·总结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