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TIG电弧的导电机构及其能量分布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论文符号表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页 |
| ·TIG 电弧的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 ·TIG 焊接电弧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TIG 焊接电弧测量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 ·电弧测量手段的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 ·电弧电信号检测法 | 第24页 |
| ·图像拍摄信息测定 | 第24-25页 |
| ·光谱诊断方法 | 第25-27页 |
| ·其他诊断方法 | 第27-28页 |
| ·高能电弧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第28-31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1-34页 |
| 第2章 电弧导电区域尺度与能量分布的研究 | 第34-48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电弧导电区间尺度的观测方法 | 第34-41页 |
| ·图像法观测 TIG 电弧的不确定性 | 第35-38页 |
| ·电弧内部物理作用过程的分析 | 第38-39页 |
| ·电弧各导电区域的辐射特征 | 第39-40页 |
| ·电弧导电区域的边界检测 | 第40-41页 |
| ·能量分布的相关分析 | 第41-45页 |
| ·大电流条件下 TIG 电弧能量集中的瓶颈 | 第41-42页 |
| ·电弧能量集中及提升的方法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3章 电弧能量分布的光谱诊断 | 第48-66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光谱诊断原理 | 第48-55页 |
| ·离子、原子谱线的测定 | 第48-52页 |
| ·电子密度测试原理 | 第52-53页 |
| ·重粒子激发温度测试原理 | 第53-55页 |
| ·谱线的选取原则与诊断系统 | 第55-61页 |
| ·谱线的选取原则 | 第55-57页 |
| ·光谱诊断系统 | 第57-58页 |
| ·等离子体的数据测量与处理 | 第58-61页 |
| ·实验系统的建立 | 第61-65页 |
| ·光谱诊断系统的建立 | 第61-62页 |
| ·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建立 | 第62页 |
| ·摄像系统 | 第62-63页 |
| ·多信息系统的协同控制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4章 单电极 TIG 电弧能量分布的测定 | 第66-84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单电极 TIG 电弧导电区域的测定 | 第66-69页 |
| ·单电极 TIG 电弧导电区域测定的实验条件 | 第66页 |
| ·单电极 TIG 电弧导电区域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66-69页 |
| ·导电能力的测定 | 第69-76页 |
| ·电子密度的分布 | 第69-71页 |
| ·导电区域的能量传导及能量密度 | 第71-72页 |
| ·电弧导电区域划分的实验验证 | 第72-76页 |
| ·TIG 电弧能量分布的相关讨论 | 第76-82页 |
| ·阳极蒸气对电弧状态及导电能力的影响 | 第76-77页 |
| ·电弧能量分布认识对热源模型建立的影响 | 第77-80页 |
| ·电弧的能量分布与熔池形态间的关系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5章 三电极电弧性质的研究 | 第84-106页 |
| ·引言 | 第84页 |
| ·多电极换能装置的特点 | 第84-86页 |
| ·多电极并联装置结构的特点分析 | 第84-86页 |
| ·三电极电弧的导电特性 | 第86页 |
| ·三电极电弧导电通道的建立 | 第86-94页 |
| ·电极与工件间导电通路的建立 | 第86-89页 |
| ·三电极导电通路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89-92页 |
| ·三电极电弧稳定性的讨论 | 第92-94页 |
| ·直流条件下电弧能量分布的测定与分析 | 第94-97页 |
| ·电流电弧能量分布的实验条件 | 第94页 |
| ·多电极电弧导电区域的范围及能量分布测定 | 第94-95页 |
| ·单电极电弧和多电极电弧的性能比较 | 第95-97页 |
| ·三电极装置对焊接电弧能量的提升 | 第97-103页 |
| ·图像法观测大电流情况下的三电极电弧状态 | 第97-98页 |
| ·光谱法诊断大电流情况下的三电极电弧状态 | 第98-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6页 |
| 第6章 三电极电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06-118页 |
| ·引言 | 第106页 |
| ·多电极电弧对焊接热输入的控制 | 第106-108页 |
| ·三电极电弧的焊接热输入特点 | 第106-107页 |
| ·焊接速度提高的优势 | 第107-108页 |
| ·电极间距对电弧物理性质和导电能力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 ·电极间距与电弧物理性质间的关系 | 第108页 |
| ·电极间距参数选取与实验条件的设定 | 第108-110页 |
| ·电极间距变化与电弧导电能力关系的分析 | 第110-112页 |
| ·脉冲工艺对三电极电弧性能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 ·脉冲电弧性质 | 第113页 |
| ·脉冲占空比对电弧性质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 ·脉冲频率对电弧性质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 结论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