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8-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选题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选题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 第16-21页 |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 第16-17页 |
二、 文化创意产业行业的分类 | 第17-21页 |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传播路径之间的关系 | 第21-24页 |
一、 何谓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路径 | 第21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21-23页 |
三、 文化创意产业传播路径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路径分析——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为例 | 第24-40页 |
第一节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一、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的新型支柱产业 | 第24-25页 |
二、 产业格局多元化 | 第25-26页 |
三、 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 第26-27页 |
四、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异军突起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传播路径 | 第28-36页 |
一、 以媒体作为主要传播路径 | 第28-32页 |
二、 以非媒体介质作为主要传播路径 | 第32-36页 |
第三节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传播路径利弊分析 | 第36-40页 |
一、 媒体类传播路径利弊分析 | 第36-38页 |
二、 非媒体类传播路利弊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对其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传播路径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40-44页 |
一、 依托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是基础 | 第40-41页 |
二、 地方政府的政策性引导是关键 | 第41-42页 |
三、 培养当地龙头产业,以点带面推广传播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传播路径发展的建议 | 第44-48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方位宏观调控 | 第44-45页 |
一、 营造有利的外部氛围 | 第44页 |
二、 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 第44-45页 |
三、 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45页 |
第二节 科技层面——促进媒介融合,实现自主创新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品牌层面——打造品牌传播效应,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渠道层面——形成多渠道多方位传播体制,培育特色产业链条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