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论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作为“民主参与”保障的大学董事会第9-22页
 一、多元民主是大学董事会源起的背景与基础第9-12页
  (一) 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滥筋与高度发展第9-10页
  (二) 多元民主是美国大学董事会产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第10-12页
 二、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功能定位第12-15页
  (一) 实现大学内部民主管理、监督的手段第12-13页
  (二) 沟通大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第13-14页
  (三) 协调高校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缓冲带第14-15页
 三、美国大学董事会功能的制度性保障第15-20页
  (一) 董事会成员产生程序的民主、公开第15-16页
  (二) 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组成第16-17页
  (三) 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运行模式第17-20页
 四、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建构的借鉴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作为“绩效”保障的大学董事会第22-34页
 一、行政改革背景下日本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构建第23-26页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持续衰退期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第23-24页
  (二) 国立大学改革是日本行政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4-25页
  (三) 人口压力导致的国立大学危机第25-26页
 二、“绩效”保障是日本大学引入董事会制度的核心目的第26-29页
  (一) 以“教育改革”、“知识产业”为主导振兴经济第27页
  (二) 精简机构压缩公务员数量第27-28页
  (三) 改革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教育管理体制第28-29页
 三、日本大学董事会功能的制度保障第29-32页
  (一) 大学身份由“国家行政组织”转变为“独立行政法人”第30页
  (二) 治理方式由“教授会自治”转变为“董事会决策、校长负责”第30-31页
  (三) 人事制度由“公务员型”向“非公务员聘任制”转变第31页
  (四) 经费制度由国家无差别拨款转变为大学自主创收与国家支持相结合第31-32页
  (五) 引入独立于政府和大学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第32页
 四、对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建构的借鉴意义第32-34页
第三章 我国作为“去行政化”改革手段的公立大学董事会第34-45页
 一、高度“行政化”是我国公立大学发展的制度障碍第35-36页
  (一) 我国公立大学行政化的具体体现第35页
  (二) 过度行政化管理对我国大学发展的限制第35-36页
 二、实现大学“去行政化”是构建董事会的核心目的第36-39页
  (一) 大学董事会制度产生、发展的根源性思考第36-38页
  (二) 中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本质需求与价值出发点第38页
  (三) 大学改革方向是董事会设立目的的风向标第38-39页
 三、中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现状第39-42页
  (一) 董事会设立目的的“功利性”第39-40页
  (二) 相关立法缺失,董事会地位、职能模糊第40页
  (三) 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不健全第40-42页
  (四) 董事会制度与市场需求的功能性衔接不足第42页
 四、完善中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构建的思路第42-45页
  (一) 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基础,确立董事会与原有管理体制的良性结合第42-43页
  (二) 完善董事会章程,明确董事会与校长的权责关系第43-44页
  (三) 以董事会治理模式为契机革除高度行政化的大学管理第44页
  (四) 实现董事会制度与市场需求的良好衔接,由“封闭化”办学向“社会化、开放化”办学转变第44-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读学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研究
下一篇:北京山区泥石流堆积物热释光测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