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榕茎的化学成分及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榕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0-28页 |
·榕属植物概述 | 第10页 |
·榕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三萜类化合物 | 第10-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4-19页 |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9-20页 |
·榕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20页 |
·抗菌活性 | 第20-21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21-22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22页 |
·其他活性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章 大果榕茎化学成分研究 | 第28-94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6页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8-30页 |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30-31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31-34页 |
·结果 | 第34-36页 |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6-90页 |
·化合物 1 结构鉴定 | 第36-38页 |
·化合物 2 结构鉴定 | 第38-40页 |
·化合物 3 结构鉴定 | 第40-42页 |
·化合物 4 结构鉴定 | 第42-43页 |
·化合物 5 结构鉴定 | 第43-44页 |
·化合物 6 结构鉴定 | 第44-46页 |
·化合物 7 结构鉴定 | 第46-47页 |
·化合物 8 结构鉴定 | 第47-48页 |
·化合物 9 结构鉴定 | 第48-50页 |
·化合物 10 结构鉴定 | 第50-51页 |
·化合物 11 结构鉴定 | 第51-53页 |
·化合物 12 结构鉴定 | 第53-54页 |
·化合物 13 结构鉴定 | 第54-56页 |
·化合物 14 结构鉴定 | 第56-57页 |
·化合物 15 结构鉴定 | 第57-58页 |
·化合物 16 结构鉴定 | 第58-59页 |
·化合物 17 结构鉴定 | 第59-61页 |
·化合物 18 结构鉴定 | 第61-62页 |
·化合物 19 结构鉴定 | 第62-64页 |
·化合物 20 结构鉴定 | 第64-65页 |
·化合物 21 结构鉴定 | 第65-67页 |
·化合物 22 结构鉴定 | 第67-68页 |
·化合物 23 结构鉴定 | 第68-70页 |
·化合物 24 结构鉴定 | 第70-71页 |
·化合物 25 结构鉴定 | 第71-73页 |
·化合物 26 结构鉴定 | 第73-75页 |
·化合物 27 结构鉴定 | 第75-76页 |
·化合物 28 结构鉴定 | 第76-77页 |
·化合物 29 结构鉴定 | 第77-78页 |
·化合物 30 结构鉴定 | 第78-79页 |
·化合物 31 结构鉴定 | 第79-80页 |
·化合物 32 结构鉴定 | 第80-81页 |
·化合物 33 结构鉴定 | 第81-82页 |
·化合物 34 结构鉴定 | 第82-84页 |
·化合物 35 结构鉴定 | 第84-85页 |
·化合物 36 结构鉴定 | 第85-86页 |
·化合物 37 结构鉴定 | 第86-87页 |
·化合物 38 结构鉴定 | 第87-88页 |
·化合物 39 结构鉴定 | 第88-89页 |
·化合物 40 结构鉴定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第三章 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 | 第94-102页 |
引言 | 第9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4-96页 |
·实验动物 | 第94页 |
·实验试剂 | 第94-95页 |
·实验仪器 | 第95-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页 |
·实验部分 | 第96-97页 |
·单体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 第96页 |
·原代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96-97页 |
·细胞活性检测 | 第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1页 |
·实验结果 | 第97-100页 |
·讨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创新点 | 第104-106页 |
附录: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第106-1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