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改革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2 政府会计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政府绩效管理 | 第18-21页 |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 第18页 |
·政府绩效管理与财政效率 | 第18-19页 |
·政府绩效管理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19-20页 |
·政府绩效管理的预算管理方式——绩效预算 | 第20-21页 |
·政府会计改革 | 第21-23页 |
·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分析 | 第21-22页 |
·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关系 | 第22-23页 |
·政府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 | 第23-26页 |
·绩效管理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动因 | 第23-24页 |
·政府会计改革与绩效预算 | 第24-25页 |
·政府会计改革需要引入人本绩效思想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现实动因 | 第28-40页 |
·现行预算会计的不适应性 | 第28-32页 |
·现行预算制度体系介绍 | 第28页 |
·预算会计新时期的不适应性 | 第28-32页 |
·“三公经费”公开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新要求 | 第32-34页 |
·“三公经费”公开背景 | 第32页 |
·“三公经费”公开是政府开展绩效管理的前提 | 第32-33页 |
·“三公经费”公开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新要求 | 第33-34页 |
·我国绩效预算实践及不足 | 第34-39页 |
·政府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 | 第35-36页 |
·我国绩效支出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绩效预算地方试点现状与不足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 第40-48页 |
·会计目标的选择 | 第40-43页 |
·绩效管理目标——决策有用与受托责任 | 第40-41页 |
·基于政府会计职能视角的会计目标定位 | 第41-42页 |
·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界定 | 第42-43页 |
·政府会计原则制定 | 第43-44页 |
·政府会计主体改革 | 第44-46页 |
·政府会计主体范畴界定 | 第44-46页 |
·适当引入基金会计主体 | 第46页 |
·会计要素及核算内容设置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实务改革 | 第48-54页 |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 | 第48页 |
·政府会计核算系统改革 | 第48-51页 |
·预算会计科目改革 | 第48-49页 |
·政府会计核算系统重构 | 第49-51页 |
·构建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报告 | 第51-53页 |
·政府会计报告内容确立 | 第51-52页 |
·政府会计报告体系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措施 | 第54-59页 |
·改革过渡期事项安排 | 第54页 |
·政府会计报告分析 | 第54-55页 |
·政府会计信息的反馈机制 | 第55-57页 |
·政府绩效预算评价指标选择 | 第57页 |
·实施的激励机制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