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的影响 | 第11-14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 | 第12-13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的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13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3-14页 |
·辐射减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4页 |
·O_3浓度增加对作物的影响 | 第14-18页 |
·O_3浓度增加对农作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O_3浓度增加对农作物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15页 |
·O_3浓度增加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5-16页 |
·O_3浓度增加对农作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O_3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7-18页 |
·O_3浓度增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8页 |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试验地点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与作物处理 | 第20-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0-23页 |
·作物处理 | 第23-24页 |
·大豆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4-25页 |
·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大豆叶片MDA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大豆叶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大豆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大豆叶片SOD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大豆叶片CAT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大豆叶片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5-26页 |
·诱导曲线的测量 | 第25-26页 |
·快速光曲线的测量 | 第26页 |
·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 | 第26页 |
·大豆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的测定 | 第26-27页 |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对大豆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28-31页 |
·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大豆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对大豆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大豆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36-39页 |
第四章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39-49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9-47页 |
·对大豆主要生育期快速光曲线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 第39-41页 |
·对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39页 |
·对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初始斜率的影响 | 第40页 |
·对半饱和光强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活性参数的影响 | 第41-44页 |
·对大豆PSⅡ最大光量子产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大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对大豆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影响 | 第43页 |
·对大豆光合功能的相对限制 | 第43-44页 |
·对大豆对叶片能量耗散的影响 | 第44-47页 |
·对大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大豆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大豆调节性能量耗散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大豆光量子过剩程度的影响 | 第47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第49-53页 |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第49页 |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第49-50页 |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单株总干重的影响 | 第50-51页 |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根瘤干重的影响 | 第51页 |
·辐射减弱和O_3浓度增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本文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54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