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窄波段与宽波段反射特征的小麦生长监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第10页
     ·作物长势指标遥感监测第10-12页
     ·作物冠层反照率监测第12页
     ·作物产量遥感监测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材料第15页
   ·试验方法第15-21页
     ·试验设计第15-16页
     ·测定方法第16-17页
     ·数据处理第17-21页
第三章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小麦单叶长势监测第21-31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叶片物理结构特征(叶厚、叶干重)监测第21-23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叶片水分监测第23-25页
     ·窄波段反射光谱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模式第23-24页
     ·叶片含水量的光谱监测第24-25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叶片氮素含量监测第25-26页
     ·窄波段反射光谱对不同施氮处理的响应模式第25页
     ·叶片氮素含量的光谱监测第25-26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叶片绿度特征(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监测第26-29页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片SPAD值第26-27页
     ·叶片绿度特征的光谱监测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基于冠层窄波段反射率的小麦长势监测第31-43页
   ·基于冠层窄波段反射率的氮素监测第31-34页
     ·不同年度、不同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氮素含量状况第31-32页
     ·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冠层反射光谱曲线第32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氮素含量监测第32-33页
     ·模型检验第33-34页
   ·基于冠层窄波段反射率的小麦叶片绿度特征监测第34-36页
     ·不同年度、不同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叶片SPAD值第34-35页
     ·叶片SPAD值与窄波段反射率相关性分析第35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小麦叶片SPAD值监测第35-36页
     ·模型检验第36页
   ·基于冠层窄波段反射率的叶面积指数(LAI)监测第36-38页
     ·不同年度、不同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第36-37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叶面积指数(LAI)监测第37-38页
     ·模型检验第38页
   ·基于冠层窄波段反射率的生物量监测第38-40页
     ·不同年度、不同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生物量第38-39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生物量监测第39页
     ·模型检验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五章 基于冠层宽波段反照率的小麦长势监测第43-51页
   ·反照率生育期变化及晴天日变化特征第43-44页
   ·小麦长势指标与宽波段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44-47页
     ·叶面积指数(LAI)与宽波段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生物量与宽波段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45-46页
     ·氮素素含量与宽波段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46页
     ·绿度特征与宽波段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46-47页
   ·植被指数与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基于窄波段和宽波段光谱特征的小麦产量监测第51-63页
   ·基于生长指标的小麦产量监测第51-53页
     ·氮素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第51-52页
     ·产量指标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及模型验证第52-53页
   ·基于窄波段反射率的小麦产量监测模型及检验第53-59页
   ·基于宽波段反照率的小麦产量监测第59-61页
     ·产量指标与反照率的相关分析第59-60页
     ·基于宽波段反照率的产量监测第60页
     ·模型检验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7页
   ·结论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创新点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致谢第75-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水稻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下一篇:辐射减弱和O3浓度增加对大豆生理指标、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