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第9-11页
     ·农村信息化的内涵第9-10页
     ·农村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0-11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2-13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4-15页
2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现状第15-23页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类型及功能第15-20页
     ·农村公共信息管理平台第15-16页
     ·农村金融平台第16页
     ·农业生产信息平台第16-18页
     ·电子商务平台第18页
     ·科技信息与教育文化平台第18-20页
     ·综合信息平台第20页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组成形式及服务方式第20-21页
     ·网站第20页
     ·智能电话语音系统第20页
     ·短信发送平台第20-21页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第21页
     ·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第21页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第21-23页
3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平台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共享难第23-24页
     ·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缺乏统一的标准第23-24页
     ·农业信息资源的传递缺乏系统的整合第24页
     ·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缺乏有效的共享第24页
   ·平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难以满足第24-25页
     ·农业信息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第24-25页
     ·农业信息缺乏服务性和指导性第25页
   ·平台组织与运营模式不够完善第25-26页
4 推进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应用的对策第26-32页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第26-28页
     ·加强农业信息的标准化建设第27页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第27页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第27-28页
   ·优化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第28-29页
     ·"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第28页
     ·"三电一厅"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第28页
     ·"三网融合"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第28-29页
     ·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第29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第29页
   ·完善平台的组织和运营模式第29-32页
     ·加强政府的职能作用第30页
     ·出台优惠政策第30-31页
     ·建立补偿机制第31页
     ·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第31页
     ·鼓励多方市场参与第31-32页
5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整合与应用方案第32-37页
   ·"三农百事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特点及综合优势第32-34页
     ·功能强大第32-33页
     ·使用方便第33页
     ·信息互动第33-34页
     ·开放式管理第34页
     ·接入要求和成本低第34页
   ·"三农百事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实现方案第34-35页
   ·"三农百事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案第35-37页
     ·指导思想第35页
     ·项目实施第35页
     ·网点布局第35页
     ·市场运作第35-36页
     ·宣传推广第36-3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37-38页
 1 研究结论第37页
 2 研究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荆门市农业信息综合咨询服务系统技术经济分析与推广应用研究
下一篇:完善二轮延包后的农地产权与经营管理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咸宁市26个村实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