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鹤庆锰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示踪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3页 |
| ·取得主要成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24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5-16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0页 |
|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18页 |
| ·区域构造 | 第18-20页 |
| ·矿区地质概况 | 第20-24页 |
| ·矿区地层 | 第20页 |
| ·构造特征 | 第20-22页 |
| ·矿体特征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沉积条件分析 | 第24-35页 |
| ·叠加异向凹陷及小天井向斜的形成 | 第24页 |
| ·区域岩相古地理及矿区沉积条件 | 第24-27页 |
| ·区域岩相古地理 | 第24-26页 |
| ·矿区沉积条件 | 第26-27页 |
| ·矿体围岩特征分析 | 第27-31页 |
| ·底板围岩特征 | 第27-29页 |
| ·顶板围岩特征 | 第29-31页 |
| ·矿物特征分析 | 第31-34页 |
| ·矿物成分 | 第31-32页 |
| ·矿石结构构造及类型划分 | 第32页 |
| ·矿石类型划分 | 第32-33页 |
| ·矿物分带特征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示踪 | 第35-54页 |
| ·常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示踪 | 第35-40页 |
| ·常量元素特征 | 第35-36页 |
| ·常量元素对沉积环境示踪 | 第36-40页 |
| ·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示踪 | 第40-45页 |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40页 |
| ·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环境示踪 | 第40-45页 |
|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示踪 | 第45-48页 |
| ·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示踪 | 第48-53页 |
| ·碳氧同位素特征 | 第48-49页 |
| ·碳氧同位素对沉积环境示踪 | 第49-53页 |
| ·讨论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1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61-62页 |
| 附录C 图版及说明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