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防控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 ·城镇群基本理论 | 第18页 |
|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 ·可持续发展 | 第18-20页 |
| ·城镇群可持续发展 | 第20-21页 |
| ·风险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 ·不确定性 | 第21页 |
| ·风险 | 第21-22页 |
| ·风险管理方法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北部湾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防控现状考察 | 第25-32页 |
| ·北部湾城镇群发展现状 | 第25页 |
| ·北部湾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 | 第25-28页 |
| ·经济风险 | 第26页 |
| ·社会风险 | 第26-27页 |
| ·生态风险 | 第27-28页 |
| ·组织管理风险 | 第28页 |
| ·北部湾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防控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 ·风险防控现状 | 第28-30页 |
| ·风险防控的不足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北部湾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预警及分析 | 第32-42页 |
| ·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2-33页 |
| ·指标体系确定 | 第33-34页 |
| ·测度北部湾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 | 第34-37页 |
|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34-35页 |
| ·测度可持续发展水平 | 第35-37页 |
| ·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预警模型 | 第37-40页 |
|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 第37-38页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预警模型 | 第38-40页 |
| ·北部湾城镇群可持续发展风险预警结果 | 第40-42页 |
| ·预警区间的确定 | 第40-41页 |
| ·预警信号图与分析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北部湾城镇群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42-62页 |
| ·确定城镇群全面风险管理战略 | 第42-46页 |
| ·可持续发展城镇群 | 第44-45页 |
| ·国际化城镇群 | 第45页 |
| ·特色城镇群 | 第45-46页 |
| ·构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 | 第46-57页 |
| ·建立多元主体风险管理体系 | 第46-49页 |
| ·构建城镇群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 第49-52页 |
| ·构建城镇群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机制 | 第52-57页 |
| ·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 第57-58页 |
| ·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58-60页 |
|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58-59页 |
|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 第59-60页 |
| ·深化风险的监控 | 第60-62页 |
| ·风险监督及反馈 | 第60-61页 |
| ·风险再控制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62-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