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海南省白沙县森林资源碳汇变化及价值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0-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第11-13页
     ·森林生物量的概念第11-12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的历史原因第12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现状第12-13页
   ·碳贮量研究进展第13-15页
     ·碳贮量的概念第13页
     ·碳贮量研究现状第13-15页
   ·森林生物量与碳贮量的研究方法第15-17页
     ·样地面积法和平均木法第15-16页
     ·生物量转换因子法第16页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第16页
     ·遥感技术方法第16-17页
   ·土壤碳汇功能第17-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18-49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第18-28页
   ·研究内容第18-25页
     ·调查资料第18-19页
     ·生物量计算第19页
     ·碳贮量和碳密度的估算第19页
     ·碳汇固碳经济价值计算第19-20页
     ·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变化第20-23页
     ·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第23-25页
     ·森林龄级划分第25页
     ·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划分第25页
   ·研究区概况第25-28页
     ·自然条件第25-27页
     ·白沙县林业发展史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8-40页
   ·两个时期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碳贮量第28-31页
     ·相同时期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碳贮量比较第28-29页
     ·不同时期相同森林类型蓄积量与碳贮量比较第29-31页
   ·两个时期不同森林类型各龄级树种的生物量与碳贮量第31-37页
     ·不同时期同一森林类别不同龄级的碳汇能力比较第34-35页
     ·不同时期天然林与人工林的面积、碳贮量和碳密度比较第35-37页
   ·两个时期不同森林类型固碳经济价值的比较第37-38页
   ·森林生物量碳贮量变化的比较第38页
   ·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第38-39页
   ·2015年碳汇能力与碳汇价值预测第39-40页
 第四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第40-49页
   ·结论第40-42页
   ·讨论第42-45页
     ·白沙县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第42页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评价第42-43页
     ·森林含碳率特征第43页
     ·森林生物量及碳密度特征第43页
     ·森林有机碳贮量第43-44页
     ·碳汇价值第44-45页
     ·碳汇生态功能第45页
   ·建议第45-49页
     ·强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措施,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第45-46页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分区域布局管理林地,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第46-47页
     ·实施生态补偿,发展森林生态游,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第47页
     ·提倡全社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多途径减少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第47页
     ·发展林业碳汇交易,开拓林业经济新格局的设想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项目资助第54-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矿粉在砖红壤及橡胶树幼苗根际中溶解转化特性研究
下一篇:巴西橡胶树JAZ和MYC家族几个成员基因表达和产量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