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证券公司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 第16-17页 |
·证券公司风险的类型 | 第16-17页 |
·证券公司风险的特征分析 | 第17页 |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的特征分析 | 第17-20页 |
·政策风险是系统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8页 |
·流动性风险大 | 第18-19页 |
·法律风险较严重 | 第19页 |
·治理机制不健全 | 第19页 |
·证券公司规模小,利润来源单一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证劵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状况 | 第21-22页 |
·我国证券公司当前风险管理优势分析 | 第22-25页 |
·初步建成了二级或三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 第22-23页 |
·设立了风险管理常设机构——风险管理部 | 第23页 |
·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 | 第23页 |
·重视对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与制度的梳理 | 第23-24页 |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和方法在技术上支持风险管理与控制 | 第24-25页 |
·基本上完成了风险管理部门与稽核部门的职能分工 | 第25页 |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不足分析 | 第25-27页 |
·风险管理二级或三级组织体系尚未有效运行 | 第25-26页 |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地位困窘 | 第26页 |
·风险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 | 第26页 |
·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 | 第26-27页 |
·全面风险管理文化目前还尚未形成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 | 第28-36页 |
·公司价值概念的界定 | 第28页 |
·公司价值的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现金流量贴现法 | 第28-29页 |
·市场价值法 | 第29页 |
·成本法 | 第29-30页 |
·托宾 Q 值法 | 第30页 |
·风险管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价值的内在机制 | 第30-35页 |
·通过减轻税收影响证券公司价值 | 第30-31页 |
·通过降低财务困境成本影响证券公司价值 | 第31-33页 |
·通过降低证券公司管理者非系统风险影响证券公司价值 | 第33-34页 |
·通过影响证券公司投资项目融资成本影响证券公司价值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风险管理与证券公司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 | 第36-42页 |
·样本和变量的选取 | 第36-38页 |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 第36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6-37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模型的构建和检验 | 第38-40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38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38-40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风险管理应置于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进行实施 | 第42页 |
·全面贯彻风险管理制度制定中的原则 | 第42-43页 |
·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建设 | 第43-44页 |
·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 第44页 |
·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制度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