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料铜管校直切断机的虚拟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8页 |
| ·盘料铜管切断方法概述 | 第9-12页 |
| ·管材切断技术 | 第10-11页 |
| ·滚压剪切法 | 第11-12页 |
|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 第12-16页 |
| ·虚拟设计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 ·虚拟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虚拟产品设计的发展 | 第14-16页 |
|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6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6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6-17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2 薄壁铜管滚压剪切切断与校直的理论研究 | 第18-34页 |
| ·概述 | 第18-24页 |
| ·滚压剪切法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 ·滚切力的理论计算 | 第20-24页 |
| ·滚切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24-27页 |
| ·铜管校直原理与方法 | 第27-33页 |
| ·铜管校直原理与方法 | 第27-29页 |
| ·校直力的理论计算 | 第29-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盘料铜管切断主机械系统设计 | 第34-47页 |
| ·概述 | 第34-37页 |
| ·下料机机械系统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 ·切断机总体方案设计 | 第35-37页 |
| ·切断机参数特性 | 第37页 |
| ·下料机结构设计 | 第37-43页 |
| ·送料传动结构方案设计 | 第37-40页 |
| ·切断装置 | 第40页 |
| ·校直装置结构 | 第40-41页 |
| ·夹紧拉断装置结构 | 第41-43页 |
| ·切断装置同步带传动的振动分析 | 第43-45页 |
| ·同步带啮合振动 | 第43-44页 |
| ·同步带传动的横向振动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盘料铜管切断机零部件虚拟建模及虚拟装配仿真 | 第47-67页 |
| ·概述 | 第47-50页 |
| ·虚拟建模设计软件简介 | 第47-48页 |
| ·三维模型设计方法 | 第48-49页 |
| ·虚拟模型设计的策略 | 第49-50页 |
| ·下料切断主机零部件的建模 | 第50-57页 |
| ·同步带轮的参数化建模设计 | 第50-53页 |
|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虚拟建模 | 第53-55页 |
| ·标准零件库的建立 | 第55-57页 |
| ·切断主机机构的虚拟装配 | 第57-66页 |
| ·虚拟装配技术 | 第58-60页 |
| ·装配层次与装配路径确定 | 第60-62页 |
| ·下料机虚拟装配的仿真 | 第62-64页 |
| ·虚拟装配模型的静态干涉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5 切断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67-75页 |
| ·概述 | 第67页 |
| ·建立切断装置动力仿真模型 | 第67-68页 |
| ·虚拟运动装配连接 | 第68页 |
| ·凸轮副连接 | 第68页 |
|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第68-69页 |
| ·重力与质量设置 | 第68页 |
| ·定义弹簧 | 第68-69页 |
| ·阻尼器与定义力的大小 | 第69页 |
| ·切断装置动力学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 ·仿真实验数据分析 | 第70-71页 |
| ·仿真结果曲线输出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