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说明 | 第1-16页 |
| 摘要 | 第16-18页 |
| Abstract | 第18-2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3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页 |
| ·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20-29页 |
| ·美国的 GPS 系统 | 第20-24页 |
| ·俄罗斯的 GLONASS 系统 | 第24页 |
| ·欧洲的 GALILEO 卫星导航系统 | 第24-25页 |
|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 第25-26页 |
| ·日本和印度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 第26页 |
| ·自主导航系统的技术特点 | 第26-29页 |
| ·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29-39页 |
| ·现代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 ·导航星座星间链路技术研究现状 | 第31-35页 |
| ·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技术研究现状 | 第35-3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38-39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安排 | 第39-43页 |
| 第二章 导航星座星间链路及应用研究 | 第43-69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星间链路的拓扑结构研究 | 第43-58页 |
| ·星间链路的分类 | 第43-44页 |
| ·星间链路空间参数分析 | 第44-47页 |
| ·基于 STK 的星间链路仿真分析 | 第47-58页 |
| ·星间测距技术分析 | 第58-63页 |
| ·伪码测距技术 | 第58-60页 |
| ·星间测距误差分析 | 第60-63页 |
| ·星间测距与通信链路的建立和维持技术 | 第63页 |
| ·基于星间链路的自主导航精度估计 | 第63-68页 |
| ·精度影响因素 | 第63-64页 |
| ·星间链路的 PDOP | 第64-67页 |
| ·精度估计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三章 基于星间链路和地面锚固站的自主导航算法研究 | 第69-111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基于星间链路的自主导航方案研究 | 第69-81页 |
| ·自主导航的方案设计 | 第69-76页 |
| ·系统状态模型 | 第76-77页 |
| ·系统观测模型 | 第77-81页 |
| ·星地联合定轨的集中式估计算法 | 第81-95页 |
| ·基于自适应 EKF 的集中式估计算法 | 第81-86页 |
| ·基于 UKF 的集中式估计算法 | 第86-90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90-95页 |
| ·星载分布式 EKF 自主导航算法 | 第95-99页 |
| ·分布式滤波算法 | 第95-97页 |
| ·基于参考星历的自主定轨算法 | 第97-98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98-99页 |
| ·基于地面“锚”的星座自主导航策略 | 第99-110页 |
| ·方案设计 | 第100-101页 |
| ·基于简化动力学模型的自主定轨 | 第101-102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102-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 第四章 导航星座自主星历更新技术研究 | 第111-137页 |
| ·引言 | 第111页 |
| ·导航卫星广播星历参数星上自主拟合算法 | 第111-127页 |
| ·广播星历参数在轨拟合算法 | 第112-114页 |
| ·基于无奇异轨道根数的广播星历参数拟合方法 | 第114-116页 |
| ·基于 GPS18 参数的广播星历参数拟合方法 | 第116-121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121-127页 |
| ·导航卫星钟差参数的星上自主拟合算法 | 第127-135页 |
| ·导航卫星的钟差参数 | 第127-129页 |
| ·最小二乘法拟合钟差参数 | 第129-131页 |
|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钟差参数的估计与预报 | 第131-132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132-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 第五章 导航星座构形演化与自主维持技术研究 | 第137-161页 |
| ·引言 | 第137-138页 |
| ·导航星座的空间构形分析 | 第138-140页 |
| ·区域卫星导航星座构形分析 | 第138页 |
| ·全球卫星导航星座构形 | 第138-139页 |
| ·我国新一代卫星导航星座的特点 | 第139-140页 |
| ·导航星座的空间几何结构演化 | 第140-147页 |
| ·导航卫星的轨道演化 | 第140-142页 |
| ·星座结构的空间几何相对变化规律 | 第142-144页 |
| ·区域覆盖星座的地域性结构演化 | 第144-147页 |
| ·导航星座自主维持技术研究 | 第147-159页 |
| ·导航星座的构形控制分析 | 第147-148页 |
| ·导航星座构形的最大容许漂移量 | 第148-153页 |
| ·导航星座构形自主维持技术 | 第153-1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 第六章 导航星座性能评估分析 | 第161-182页 |
| ·导航星座性能评估算法 | 第161-165页 |
| ·导航星座性能指标 | 第161-162页 |
| ·导航星座覆盖性能评估算法 | 第162-163页 |
| ·导航星座可用性评估算法 | 第163-165页 |
| ·导航星座性能分析 | 第165-171页 |
| ·全球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 | 第165-169页 |
| ·区域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 | 第169-171页 |
| ·导航卫星失效对导航星座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171-181页 |
| ·导航卫星失效对全球卫星导航星座性能的影响 | 第172-174页 |
| ·导航卫星失效对区域卫星导航星座性能的影响 | 第174-1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18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2-18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 第182-183页 |
|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183-185页 |
| 致谢 | 第185-1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6-193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93-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