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汽车颗粒物PM2.5排放特性及后处理技术控制途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第2章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来源及其危害第16-24页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第16-18页
   ·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第18-19页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限值第19-21页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_(2.5)限值对比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汽车颗粒物排放测量方法研究第24-33页
   ·汽车颗粒物的形成机理第24页
   ·汽车排放颗粒物的特征第24-26页
   ·汽车颗粒物测量方法第26-29页
   ·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_(2.5)测试方法第29-31页
   ·汽车尾气中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测量方法分析比较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汽车尾气中颗粒物PM_(2.5)排放试验方案设计第33-43页
   ·颗粒物排放测试方案技术路线第33页
   ·车辆测试清单第33-34页
   ·机动车排放测试设备第34-39页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测试工况第39-41页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5章 汽车尾气中细颗粒物PM_(2.5)排放数据分析第43-59页
   ·轻型汽油车细颗粒物PM_(2.5)排放因子第43-47页
   ·轻型柴油车细颗粒物PM_(2.5)排放因子第47-49页
   ·重型柴油车细颗粒物PM_(2.5)排放因子第49-53页
   ·CNG车辆细颗粒物排放因子第53-56页
   ·各车型细颗粒物PM_(2.5)排放特性对比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后处理技术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第59-74页
   ·排气后处理常规技术路线第59-60页
   ·控制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后处理技术介绍第60-64页
   ·DPF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第64-69页
   ·DOC+POC技术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4-76页
   ·全文总结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画衍生服装产品的开发研究
下一篇:基本单李超代数Borel子代数的阿贝尔理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