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分幅相机中高精度脉冲延时发生器的研究和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超高速分幅相机简介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以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高精度脉冲延时发生器设计方案研究 | 第17-3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 ·脉冲延时发生器设计方案归纳 | 第19-22页 |
| ·模拟延时芯片互连方式 | 第19-20页 |
| ·数字芯片延时与模拟芯片延时相结合方式 | 第20-21页 |
| ·高速计数器测量及补偿的延时方式 | 第21-22页 |
| ·数字延时技术 | 第22-24页 |
| ·计数器延时技术 | 第23-24页 |
| ·存储器延时技术 | 第24页 |
| ·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 第24-26页 |
| ·计数器技术 | 第24-25页 |
| ·电流积分技术 | 第25-26页 |
| ·高精度脉冲延时发生器设计方案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高精度脉冲延时发生器设计 | 第31-59页 |
| ·核心控制电路设计 | 第31-35页 |
| ·核心控制芯片的选取 | 第31-32页 |
| ·单片机完成功能及硬件设计 | 第32-33页 |
| ·单片机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 第33-34页 |
| ·数模转换器完成功能介绍 | 第34-35页 |
| ·恒流源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 ·恒流源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 ·恒流源电路设计 | 第36-38页 |
| ·触发晃动时间测量电路设计 | 第38-42页 |
| ·触发晃动时间测量电路设计原理 | 第38-39页 |
| ·ECL 电流开关介绍 | 第39-41页 |
| ·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 ·模拟延时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 ·模拟延时电路设计原理 | 第42-43页 |
| ·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 ·比较输出电路设计 | 第44-47页 |
| ·比较输出电路设计原理 | 第44-45页 |
| ·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升压输出电路设计 | 第47页 |
| ·电路设计 | 第47页 |
| ·数字延时电路设计 | 第47-53页 |
| ·FPGA 芯片选择 | 第48-49页 |
| ·计数器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 ·DCM 模块介绍 | 第51-52页 |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 ·数据通讯电路设计 | 第53-57页 |
|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 ·SPI 通信接口设计 | 第55-57页 |
| ·电源设计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高精度脉冲延时发生器性能分析 | 第59-75页 |
| ·高速 ECL 电流开关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 ·小信号模型建立 | 第59-61页 |
| ·ECL 电流开关速度仿真 | 第61-63页 |
| ·高速二极管开关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 ·系统精度分析 | 第64-67页 |
| ·DAC 输出电压精度分析 | 第64-65页 |
| ·模拟延时电路精度分析 | 第65-66页 |
| ·温度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67-71页 |
| ·抖动对电路稳定性影响及解决方法 | 第67-69页 |
| ·非线性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 ·电源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 ·系统固有延迟分析 | 第71-72页 |
| ·PCB 设计 | 第72-73页 |
| ·屏蔽保护措施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测试结果 | 第75-87页 |
| ·脉冲延时发生器实物展示 | 第75-76页 |
| ·各个电路模块独立测试 | 第76-79页 |
| ·触发晃动时间测量电路测试 | 第76-77页 |
| ·模拟延时电路测试 | 第77-78页 |
| ·比较输出电路测试 | 第78页 |
| ·升压输出电路测试结果 | 第78-79页 |
| ·脉冲延时发生器整体测试 | 第79-83页 |
| ·单通道触发晃动稳定性测试 | 第79-80页 |
| ·多通道触发晃动稳定性测试 | 第80-81页 |
| ·最小延时分辨率及稳定性测试 | 第81-82页 |
| ·较长延时时间稳定性测试 | 第82-83页 |
| ·脉冲延时发生器实验测试数据 | 第83-84页 |
| ·光纤束阵列点实验测试 | 第84-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87-88页 |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