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高校辅导员绩效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思路框架 | 第15-17页 |
2 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和适应性绩效考核概述 | 第17-25页 |
·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 | 第17-21页 |
·高校辅导员制度概述 | 第17-18页 |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说明 | 第18-19页 |
·高校辅导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必备素养 | 第19-20页 |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 第20-21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概述 | 第21-25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涵义 | 第21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作用 | 第21-22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主体 | 第22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内容 | 第22-25页 |
3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现状 | 第25-27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及特点 | 第25页 |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现状 | 第25-26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各部门人员思想的重视程度 | 第27页 |
·考核人员的专业知识构成 | 第27页 |
·考核方法的适合性 | 第27页 |
·考核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 第27-28页 |
·考核者主观性和客观性 | 第28页 |
·考核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 第28页 |
·考核结果和激励措施的有效结合 | 第28页 |
·对工作环境变化的预测 | 第28-29页 |
4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原则和流程 | 第29-32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29-31页 |
·注重考核前培训原则 | 第29页 |
·注重反馈的原则 | 第29页 |
·注重学生考评原则 | 第29页 |
·关键事件重点考查的原则 | 第29-30页 |
·考核人员专业性原则 | 第30页 |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 第30页 |
·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 | 第30页 |
·定性与定量原则 | 第30页 |
·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的原则 | 第30-31页 |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的流程 | 第31-32页 |
·制订考核计划 | 第31页 |
·组织实施考核 | 第31页 |
·反馈考核结果 | 第31页 |
·考核结果运用 | 第31-32页 |
5 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指标和方法 | 第32-47页 |
·考核的指标 | 第32-41页 |
·考核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 第32-33页 |
·考核指标权重设计 | 第33-41页 |
·加减分项及一票否决权 | 第41页 |
·考核方法 | 第41-47页 |
·考核方法概述 | 第41-43页 |
·考核方法的选择 | 第43-47页 |
6 高校辅导员是适应性绩效考核实施和反馈 | 第47-52页 |
·绩效考核的实施 | 第47-49页 |
·成立考核小组 | 第47页 |
·通知和宣传 | 第47页 |
·培训考核主体 | 第47-48页 |
·收集考核信息 | 第48页 |
·分析考核信息 | 第48-49页 |
·考核结果反馈与面谈 | 第49-52页 |
·结果反馈与面谈的意义 | 第50页 |
·结果反馈与面谈的准备 | 第50页 |
·结果反馈与面谈的注意事项 | 第50-52页 |
7 结论 | 第52-54页 |
·本研究的贡献 | 第52-53页 |
·界定了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的含义和内容 | 第52页 |
·构建了高校辅导员适应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52-5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