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9页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 研究背景第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 研究内容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8页
  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8-19页
一、“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的一般概述第19-26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1. “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第19-20页
  2.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第20页
 (二) “两型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0-23页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2. 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第21页
  3. 科学发展观第21-22页
  4. 低碳经济理论第22-23页
 (三) “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第23-24页
  1. 系统性第23页
  2. 渐进性第23页
  3. 复杂性第23页
  4. 创新性第23-24页
 (四) “两型社会”建设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第24-26页
  1. 建设“两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第24页
  2. 建设“两型社会”是西部民族地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24-25页
  3. 建设“两型社会”是西部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第25页
  4. 建设“两型社会”是西部民族地区增强地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第25-26页
二、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一) 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第26页
 (二) 政府失灵第26-27页
 (三)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第27页
 (四)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能源消耗第27-28页
 (五)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引流较少且其体制存在较大问题第28页
 (六) 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第28-30页
三、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一) 逐步完善环境立法第30页
 (二) 地方政府在执政过程中的错位、越位、缺位现象严重第30页
 (三)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第30-31页
 (四)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发展不均衡第31页
 (五)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优势不明显导致信息闭塞和国内外投融资较少第31-32页
 (六)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缺乏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差第32-33页
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第33-37页
 (一) 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相关经验第33-35页
  1. 抓紧制定地方性环保法规第33页
  2. 政府规划发展能力不足第33-34页
  3. 武汉“城市圈”的资源节约利用水平低、节能减排压力大第34页
  4. 武汉“城市圈”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投入较低第34页
  5. 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城市发展不平衡第34-35页
  6. 武汉“城市圈”内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第35页
 (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第35-37页
  1. 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和效能标准第35页
  2. 切实加强地方政府的规划发展能力第35页
  3.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加强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第35-36页
  4. 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第36页
  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平衡区域内经济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第36页
  6.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树立生态文明观第36-37页
五、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第37-42页
 (一) 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原则第37-39页
  1.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统一原则第37页
  2. 技术创新的原则第37-38页
  3.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第38页
  4. 生态文明的原则第38页
  5. 社会和谐的原则第38-39页
 (二) 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对策与建议第39-42页
  1. 不断加强西部民族地区“两型社会”法律体系建设第39页
  2. 充分发挥政府及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第39页
  3. 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开展节能减排第39-40页
  4. 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40页
  5. 加大国家扶持力度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投融资引流第40页
  6. 培养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的“两型”理念,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监管方式研究--基于国内外监管方式对比
下一篇:心理契约视角下我国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研究--以内蒙古C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