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第10-16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和含义第10-12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第10-11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第11-12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第12-16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社会价值第12-14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价值第14-16页
第2章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考察及评析第16-23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第16-17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第17-22页
   ·相关评析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确立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历程第23-34页
   ·是否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同观点第23-24页
     ·否定论第23页
     ·肯定论第23-24页
     ·兼容论第24页
   ·刑事诉讼立法上的缺失与两高的司法解释第24-27页
     ·立法上的缺失第25-26页
     ·“两高”的司法解释第26-27页
   ·2010 年“两个规定”的出台及内容第27-30页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及特点第30-34页
     ·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较宽第30-31页
     ·中国特色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第31页
     ·排除程序的启动是主动排除与申请提出相结合第31-32页
     ·控方承担证明责任第32-33页
     ·证明方式和证明标准的独特性第33-34页
第4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考第34-40页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第34-35页
     ·在排除范围的限定上没有涉及“毒树之果”问题第34页
     ·在排除非法证据的强制力度上不够细化统一第34-35页
     ·被告方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权因制度缺陷难以及时主张第35页
     ·缺乏侦查人员拒绝出庭作证或侦查人员违法侦查的制裁机制第35页
   ·需进一步完善的几个问题第35-40页
     ·关于“毒树之果”的排除第35-36页
     ·确立不同的排除原则第36-37页
     ·建立权利告知程序第37页
     ·关于建立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第37-38页
     ·建立侦查人员拒绝出庭和违法取证惩戒机制第38页
     ·进一步强化控方证明责任制度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接言词原则与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下一篇: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运用及其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