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家禽能量营养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动物氨基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氨基酸的营养作用 | 第10页 |
·氨基酸需要量的评定方法、评价指标和表示方法 | 第10-13页 |
·评定方法 | 第11-12页 |
·评价指标 | 第12-13页 |
·表示方法 | 第13页 |
·家禽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内源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 第13-15页 |
·家禽去盲肠问题 | 第15-16页 |
·影响氨基酸需要量的因素 | 第16-18页 |
·遗传因素 | 第16页 |
·营养因素 | 第16-17页 |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7页 |
·免疫应激 | 第17页 |
·环境温度 | 第17页 |
·日粮氨基酸的利用率 | 第17-18页 |
·其他营养物质 | 第18页 |
·家禽赖氨酸需要量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赖氨酸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 第18页 |
·赖氨酸缺乏和过量 | 第18-19页 |
·国内外蛋鸡赖氨酸研究进展 | 第19页 |
·家禽理想蛋白模式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理想蛋白模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蛋鸡理想蛋白的发展 | 第20页 |
·赖氨酸作为参考氨基酸的依据 | 第20-21页 |
·研究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的意义及在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 | 第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2、 引言 | 第21-23页 |
3、 试验部分 | 第23-47页 |
试验一 低能量水平下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3-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饲养管理 | 第23页 |
·测定项目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产蛋率和日产蛋量 | 第24页 |
·采食量 | 第24页 |
·平均蛋重 | 第24-25页 |
·破蛋率、死淘率和日增重 | 第25-27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27页 |
3 讨论 | 第27-28页 |
·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处理组蛋鸡经济效益分析 | 第28页 |
4 小结 | 第28页 |
试验二 低能量水平下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蛋品质的影响 | 第28-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页 |
·试验动物与日粮 | 第29页 |
·样品采集与测定指标 | 第29页 |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蛋品质 | 第31-32页 |
·蛋内营养物质 | 第32页 |
4 小结 | 第32-33页 |
试验三 低能量水平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氨基酸真消化率及氮存留率 的影响 | 第33-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动物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排泄物的收集和处理 | 第33-34页 |
·指标测定和结果计算 | 第34页 |
2 数据处理 | 第34-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氮存留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蛋鸡对不同处理日粮的氨基酸消化率 | 第39-40页 |
5 小结 | 第40-41页 |
试验四 低能量水平下产蛋鸡高峰期理想蛋白模式的研究 | 第41-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日粮设计、日常管理 | 第41页 |
·代谢试验 | 第41-42页 |
·屠宰试验 | 第42页 |
·测定指标及样品分析 | 第42页 |
2 理想蛋白模式的确定 | 第42-44页 |
3.理想蛋白模式的讨论 | 第44-46页 |
·鸡蛋和体组织、羽毛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44页 |
·析因法确定蛋鸡氨基酸需要模式的可靠性 | 第44-45页 |
·几种理想蛋白模式的比较 | 第45-46页 |
4 小结 | 第46页 |
5 展望 | 第46-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0页 |
ABSTRACT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