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6页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16页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一) 证券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市场有效论 | 第19-20页 |
(三) 投资者保护理论 | 第20页 |
(四) 公共利益论 | 第20-22页 |
二、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一)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二) 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1. 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目标狭窄 | 第23-24页 |
2. 我国政府市场监管权限不清与自律组织功能弱化 | 第24页 |
3. 法律系统尚不完善 | 第24-25页 |
(三) 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遗留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证券监管经验不足 | 第26页 |
3. 证券立法部门制定和执行法律能力有限 | 第26-28页 |
三、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比较 | 第28-33页 |
(一)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现状描述 | 第28-30页 |
1. 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监管 | 第28-29页 |
2. 以英国为代表的自律主导监管 | 第29-30页 |
3. 以德国为代表的中间型监管 | 第30页 |
(二)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3页 |
1. 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 第31页 |
2. 选择多层次监管模式 | 第31页 |
3. 制定长期的监管目标 | 第31-32页 |
4. 监管部门间紧密沟通与合作 | 第32页 |
5. 专业化的监管部门 | 第32-33页 |
四、 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33-39页 |
(一) 转变政府监管管理理念 | 第33-35页 |
1. 以国际证监会为基准重置监管目标 | 第33页 |
2. 明确政府规则制定者角色 | 第33-34页 |
3. 制定具体发展路线 | 第34-35页 |
(二) 寻求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 第35-36页 |
1. 预防多方面因素对市场稳定的影响 | 第35页 |
2. 发挥市场自身能动性 | 第35-36页 |
3. 拓宽证监会权限 | 第36页 |
(三) 强化证券监管体制 | 第36-39页 |
1. 协调监管与司法对接机制 | 第37页 |
2. 建立证券监管制度安排 | 第37-38页 |
3. 对监管机构实施再监管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