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第11-27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作物模型的定义及特点 | 第12页 |
·作物模型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作物模拟模型建立的原理及技术路线 | 第14页 |
·作物模拟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2 主要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 | 第17-19页 |
·水稻 | 第17页 |
·小麦 | 第17-18页 |
·棉花 | 第18页 |
·温室作物 | 第18页 |
·其他作物 | 第18-19页 |
3 芝麻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芝麻生物学特性 | 第19-20页 |
·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Abstract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摘要 | 第27页 |
1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页 |
2 资料来源 | 第28-33页 |
·试验设计 | 第28-31页 |
·观测项目 | 第31-33页 |
·气象数据获取 | 第33页 |
3 资料利用 | 第33页 |
4 模型构建和检验 | 第33-34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33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芝麻生育期模拟模型 | 第35-51页 |
摘要 | 第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试验数据获取方法 | 第36页 |
2 模型的构建 | 第36-39页 |
·模型基本思想 | 第36-38页 |
·各生育期模型 | 第38页 |
·发育动态模拟模型 | 第38-39页 |
3 模型参数调试与初步检验 | 第39-46页 |
·模型参数的调试 | 第39-40页 |
·模型的初步检验 | 第40-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5 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Abstract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芝麻叶龄与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 | 第51-65页 |
摘要 | 第51-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试验数据获取 | 第52页 |
2 模型的构建 | 第52-57页 |
·叶龄模型 | 第52-54页 |
·叶面积指数模型 | 第54-57页 |
3 模型的测试与初步检验 | 第57-60页 |
·模型参数的调试 | 第57页 |
·模型的初步检验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1页 |
5 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Abatract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芝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 | 第65-77页 |
摘要 | 第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页 |
·试验材料 | 第65页 |
·试验数据获取 | 第65页 |
2 模型的构建 | 第65-69页 |
·芝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规律 | 第65-66页 |
·冠层群体光分布 | 第66-67页 |
·单叶光合作用模型 | 第67-68页 |
·群体光合作用 | 第68页 |
·呼吸作用 | 第68-69页 |
·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 | 第69页 |
3 模型测试与初步检验 | 第69-72页 |
4 讨论 | 第72-73页 |
5 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Abstract | 第75-77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7-85页 |
摘要 | 第77页 |
1 讨论 | 第77-79页 |
·芝麻生育期预测 | 第77-78页 |
·芝麻叶龄预测 | 第78页 |
·芝麻叶面积指数预测 | 第78-79页 |
·芝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预测 | 第79页 |
2 结论 | 第79-80页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80页 |
4 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 第80-81页 |
·芝麻生育期预测 | 第80页 |
·芝麻叶龄预测 | 第80页 |
·芝麻叶面积指数预测 | 第80-81页 |
·芝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预测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Abstract | 第84-85页 |
模型变量表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