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光聚合收缩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52页
   ·光聚合的概述与进展第18-24页
   ·光聚合收缩的原因及导致的问题第24-25页
   ·聚合收缩的表征方法第25-32页
     ·改进比重瓶法第25-26页
     ·流变仪法第26-27页
     ·热机械分析(TMA)第27页
     ·Bonded-disk 法第27-28页
     ·浮力法第28-29页
     ·光透过式测量法第29-30页
     ·光学视频成像系统第30-31页
     ·干涉激光法第31-32页
   ·降低光聚合收缩的研究进展第32-38页
     ·光聚合条件第32-33页
     ·惰性组分第33-34页
     ·开环光聚合体系第34-35页
     ·硫醇参与的光聚合体系第35-37页
     ·杂化光聚合体系第37-38页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52页
第二章 光聚合收缩的实时表征方法第52-72页
   ·前言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9页
     ·试剂第53页
     ·仪器与方法第53-59页
       ·样品固化第53-54页
       ·用于实时收缩过程测定的激光测量法第54-55页
       ·Photo-DMA 法第55-58页
       ·Photo-DSC 法第58页
       ·红外光谱法第58-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激光测量法用于实时收缩过程的测定第59-63页
       ·可靠性第62页
       ·广泛的适用性第62-63页
     ·Photo-DMA 法用于实时收缩和实时模量的测定第63-69页
       ·模量和收缩率的双实时曲线第64-67页
       ·收缩率-模量曲线第67-69页
   ·小结第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三章 光聚合收缩过程的影响因素第72-94页
   ·前言第72-73页
   ·实验部分第73-76页
     ·试剂第73-74页
     ·仪器与方法第74-76页
       ·样品固化第74-75页
       ·激光测量法第75页
       ·Photo-DSC 法第75页
       ·红外光谱法第75-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91页
     ·丙烯酸酯体系的收缩因子第76-77页
     ·分子结构对收缩过程的影响第77-83页
       ·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的比较第77-80页
       ·分子链长度第80-82页
       ·官能度第82-83页
     ·光聚合体系组分对收缩过程的影响第83-91页
       ·低聚物的影响第83-85页
       ·单体的影响第85-89页
       ·引发剂的影响第89-91页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四章 固态光聚合降低收缩的研究第94-130页
   ·前言第94-95页
   ·实验部分第95-98页
     ·试剂第95页
     ·仪器与方法第95-98页
       ·红外光谱第96页
       ·激光测量法第96-97页
       ·热分析第97页
       ·X 射线衍射第97页
       ·凝胶色谱第97页
       ·单体和聚合产物的提纯第97-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26页
     ·丙烯酸十八酯第98-111页
       ·固态光聚合过程的表征第100-107页
       ·聚合收缩第107-109页
       ·氧气阻聚第109-111页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第111-126页
       ·固态光聚合过程的表征第113-124页
       ·聚合收缩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第五章 杂化光聚合降低收缩的研究第130-150页
   ·前言第130-131页
   ·实验部分第131-134页
     ·试剂第131-132页
     ·光产碱剂的合成第132-133页
     ·仪器与方法第133-134页
       ·样品固化第133页
       ·核磁第133页
       ·紫外光谱第133页
       ·红外光谱第133-134页
       ·热分析第134页
       ·激光测量法第134页
       ·固化膜性能的测试第134页
   ·结果与讨论第134-145页
     ·实时红外光谱第136-141页
     ·热分析第141-143页
     ·涂膜硬度第143页
     ·聚合收缩第143-145页
   ·小结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3-154页
作者简介第154-155页
导师简介第155-156页
附件第156-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电/抗静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功能导向的电化学体系建立与碳基复合电极的设计和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