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创新点 | 第10-13页 |
2 企业成长性理论概述 | 第13-25页 |
·企业成长性概念综述 | 第13-15页 |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古典经济学派 | 第15-16页 |
·新古典经济学派 | 第16页 |
·新制度学派 | 第16-17页 |
·工商企业学派 | 第17页 |
·战略资源学派 | 第17-18页 |
·组织生态学派 | 第18-19页 |
·企业成长性评价综述 | 第19-25页 |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成长性评价 | 第19-21页 |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成长性评价 | 第21-25页 |
3 我国创业板(ChiNext)发展现状 | 第25-35页 |
·创业板概述 | 第25-29页 |
·创业板市场 | 第25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征 | 第26-28页 |
·创业板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28-29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从上市公司的行业看 | 第30页 |
·从上市公司的地域空间上看 | 第30-33页 |
·从发行市价(P)、发行市盈率(P/E)和首发募资情况看 | 第33-35页 |
4 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和 BP 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第35-53页 |
·评价指标体系和 BP 神经网络评价方法设计 | 第35-39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5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39页 |
·BP 神经网络模型 | 第39-44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和特点 | 第39页 |
·BP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39-42页 |
·BP 神经网络的主要能力、缺陷及改进 | 第42-44页 |
·BP 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程序设计 | 第44-46页 |
·基于 MATLAB 的网络仿真 | 第46-53页 |
5 实证研究 | 第53-63页 |
·数据采集与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53页 |
·数据采集 | 第53页 |
·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53页 |
·目标期望值的设置 | 第53-57页 |
·KMO 检验和球形 Bartlett 检验 | 第53-54页 |
·因子分析 | 第54-55页 |
·通过公式计算综合得分 | 第55-57页 |
·基于 LM-BP 神经网络的成长性评价模型程序实现 | 第57-59页 |
·BP 网络仿真测试 | 第59-61页 |
·评价结果分析和评价方法的应用延伸 | 第61-63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方法应用的延伸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