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2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MH/Ni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氢氧化镍电极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 | 第21-42页 |
·氢氧化镍充放电反应过程和机理 | 第21-24页 |
·氢氧化镍材料的改性途径 | 第24-30页 |
·添加剂 | 第24-26页 |
·纳米氢氧化镍 | 第26-28页 |
·稳定的α-Ni(OH)_2的制备 | 第28-30页 |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2页 |
第二章 水热法合成特征纳米氢氧化镍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42-61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 | 第42-46页 |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43-44页 |
·纳米Ni(OH)_2样品的制备 | 第44页 |
·物理测试 | 第44-45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5-46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45-46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纳米氢氧化镍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46-51页 |
·纳米氢氧化镍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1-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三章 纳米氢氧化镍/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61-86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实验 | 第62-67页 |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62-63页 |
·纳米氢氧化镍/碳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63-66页 |
·不同碳基底材料的纳米氢氧化镍/碳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63-64页 |
·不同镍源合成的纳米氢氧化镍/乙炔黑复合材料 | 第64-65页 |
·不同载量的纳米氢氧化镍/乙炔黑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65-66页 |
·物理测试 | 第66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66-67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66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82页 |
·不同碳基底纳米氢氧化镍/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7-72页 |
·由不同镍源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镍/乙炔黑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2-76页 |
·不同载量的纳米氢氧化镍/乙炔黑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6-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第四章 阳离子交换法制备片状纳米Ni-Co氢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86-115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实验 | 第87-91页 |
·实验装置 | 第87页 |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87-88页 |
·系列Co-Ni双金属氢氧化物A1、A2、A3和A4的合成 | 第88-89页 |
·阳离子交换产物B1、B1'和C1的合成 | 第89页 |
·物理测试 | 第89-90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90-91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90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90-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9页 |
·水热法合成Co(OH)_2 | 第91-94页 |
·Co(OH)_2与Ni~(2+)的部分交换反应制备系列Ni-Co氢氧化物 | 第94-101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1-105页 |
·制备方法对氢氧化镍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1-104页 |
·部分阳离子交换产物A1、A2、A3和A4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4-105页 |
·阳离子交换可逆性研究 | 第105-109页 |
·反应机理 | 第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第五章 阳离子交换法调控的Ni(OH)_2@CoOOH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电化学性能测试及其较大量生产探索研究 | 第115-153页 |
·引言 | 第115-116页 |
·阳离子交换法调控的NI(OH)_2@CoOOH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116-136页 |
·实验 | 第116-122页 |
·实验装置 | 第116-117页 |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117-118页 |
·核-壳结构Ni(OH)_2@CoOOH的合成:1g级 | 第118-121页 |
·不同粒径球形氢氧化镍样品的分离 | 第118页 |
·Ni(OH)_2@CoOOH样品的合成 | 第118-121页 |
·Ni(OH)_2@CoOOH样品的物理测试 | 第121页 |
·Ni(OH)_2@CoOOH样品的电化学测试 | 第121-122页 |
·充放电循环测试用电极的制备及测试 | 第121-122页 |
·活化测试电极制备及测试 | 第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2-136页 |
·合成产物的结构确定 | 第122-127页 |
·核-壳结构Ni(OH)_2@CoOOH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27-131页 |
·活化性能测试 | 第127-129页 |
·容量和循环性能测试 | 第129-131页 |
·不同钴源对产物Ni(OH)_2@CoOOH的结构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合成温度对产物Ni(OH)_2@CoOOH结构的影响 | 第133页 |
·原料中Ni_s/Co_(aq)比例对产物Ni(OH)_2@CoOOH结构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Ni(OH)_2@CoOOH的组成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反应机理 | 第135-136页 |
·阳离子交换法合成NI(OH)_2@CoOOH材料的放大试验及验证 | 第136-149页 |
·实验 | 第137-140页 |
·实验装置 | 第137页 |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137-138页 |
·30g级Ni(OH)_2@CoOOH的合成 | 第138页 |
·Ni(OH)_2@CoOOH放大样品的物理性能测试 | 第138-139页 |
·Ni(OH)_2@Co00H放大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39-1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0-149页 |
·30 g级合成产物的结构确定 | 第140-143页 |
·核-壳结构Ni(OH)_2@CoOOH的电化学性能研究(30 g级) | 第143-149页 |
·单极板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143-145页 |
·单体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145-149页 |
·小结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3页 |
第六章 总结论 | 第153-155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专利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