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行政许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一、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行政许可制度概述 | 第11-21页 |
(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 第11-13页 |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念及内涵 | 第11-12页 |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二)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行政许可制度概述 | 第13-16页 |
1.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的概念及特点 | 第13-14页 |
2. 环境影响评价中行政许可的介入环节及程序 | 第14-15页 |
3. 行政许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 第15-16页 |
(三) 环境影响评价中行政许可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 制衡理论 | 第16-18页 |
2. 公共负担理论 | 第18-19页 |
(四) 环境影响评价中行政许可的实施 | 第19-21页 |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行政许可现状 | 第21-25页 |
(一) 行政许可主体 | 第21页 |
(二) 行政许可客体 | 第21-22页 |
(三) 行政许可内容 | 第22页 |
(四) 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 立法缺陷 | 第22-23页 |
2. 主体责任划分不清 | 第23页 |
3. 对环评单位的资质管理混乱 | 第23-24页 |
4. 法律规制存在漏洞 | 第24页 |
5. 司法救济途径不完善 | 第24-25页 |
三、国外环境影响评价许可制度介绍 | 第25-30页 |
(一)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许可制度简介 | 第25-28页 |
1. 美国相关制度介绍 | 第25-26页 |
2. 日本相关制度介绍 | 第26-28页 |
(二)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许可制度的启示 | 第28-30页 |
四、程序公正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制度之完善 | 第30-41页 |
(一) 完善健全行政立法 | 第30-31页 |
(二)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问责制度 | 第31-32页 |
(三) 加强环评单位的资质管理 | 第32-34页 |
1. 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规定 | 第32-33页 |
2.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制度 | 第33-34页 |
(四)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34-36页 |
1. 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 | 第34页 |
2. 健全环评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 | 第34-36页 |
(五)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制度的程序性建设 | 第36-41页 |
1. 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 第36-38页 |
2. 扩大司法审查范围 | 第38-39页 |
3. 建立多种有效的行政处理方式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