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 第13-22页 |
(一) 概念辨析 | 第13-15页 |
1. 信息 | 第13页 |
2. 环境信息 | 第13-14页 |
3. 环境信息公开 | 第14-15页 |
(二) 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1.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5-16页 |
2. 公共信托理论 | 第16-17页 |
3. 环境知情权理论 | 第17-19页 |
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页 |
(三) 环境信息公开的现实必要性 | 第19-22页 |
1. 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 第19-20页 |
2. 促进公众参与 | 第20-21页 |
3. 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 第21-22页 |
二、国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实践分析 | 第22-30页 |
(一)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立法 | 第22-26页 |
1. 国际性法律文件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2-24页 |
2. 一些国家国内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立法 | 第24-26页 |
(二) 对国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相关立法的评价 | 第26-30页 |
三、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实践评析 | 第30-40页 |
(一)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行立法介绍 | 第30-32页 |
1. 《宪法》和综合性基本法对公众环境知情权的规定 | 第30-31页 |
2. 专门性单行法律规范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评析 | 第32-36页 |
1.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32-34页 |
2.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评析 | 第34-36页 |
(三)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评析 | 第36-40页 |
1. 我国环境处罚信息难透明 | 第36-37页 |
2. 二恶英信息难公开 | 第37-38页 |
3. 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阳市修文县环保局不公开环境信息案 | 第38-40页 |
四、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构想 | 第40-54页 |
(一) 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 | 第40-43页 |
1. 明确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目的 | 第40-41页 |
2. 确立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原则 | 第41-43页 |
(二) 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层次 | 第43-44页 |
(三)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 第44-51页 |
1. 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 | 第44-46页 |
2.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46-48页 |
3.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 第48-49页 |
4. 建立监督机制和救济制度 | 第49-51页 |
(四)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 | 第51-52页 |
1. 建立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 | 第51-52页 |
2. 建立产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52页 |
(五) 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