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8页 |
| ·问题提出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8-9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9-15页 |
|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17页 |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 | 第18-23页 |
|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农民收入 | 第18-19页 |
|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 第19页 |
| ·基础理论 | 第19-23页 |
|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20页 |
|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第20-21页 |
| ·比较成本说及资源禀赋论 | 第21页 |
| ·农产品价格保护理论 | 第21-22页 |
|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第22-23页 |
| 3 江苏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演变特征分析 | 第23-30页 |
| ·增长的阶段性 | 第23-25页 |
| ·缓慢增长阶段(1985-1990年) | 第24页 |
| ·波动增长阶段(1990-1997年) | 第24页 |
| ·波动下降阶段(1997-2003年) | 第24页 |
| ·稳定增长阶段(2003-2010年) | 第24-25页 |
| ·贡献的递减性 | 第25-27页 |
| ·主体的稳定性 | 第27-28页 |
| ·区域的差异性 | 第28-30页 |
| 4 江苏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6页 |
| ·农业传统要素投入 | 第30-31页 |
| ·耕地资源 | 第30页 |
| ·农村人力资源 | 第30-31页 |
| ·农业现代要素投入 | 第31-33页 |
| ·农业机械化水平 | 第31-33页 |
| ·化肥投入 | 第33页 |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33-36页 |
| ·财政支农支出 | 第33-34页 |
|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 第34页 |
| ·农业产业结构 | 第34-35页 |
| ·劳动力转移 | 第35-36页 |
| 5 江苏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 ·模型构建 | 第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 ·回归结果 | 第38页 |
| ·进一步的解释 | 第38-40页 |
| 6 对策措施 | 第40-42页 |
| ·加大对农资价格监管 | 第40页 |
| ·强化农业物质装备 | 第40页 |
|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第40-41页 |
|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 第41页 |
|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