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21页 |
| ·论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 ·论题研究的概况 | 第15-18页 |
| ·五四时期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 ·论题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 ·论题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论题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论题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论题预期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2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提出背景 | 第21-52页 |
| ·蔡元培的生平及其思想演变历程 | 第21-30页 |
| ·早年的学习与生活 | 第21-22页 |
| ·中年的活动与经历 | 第22-29页 |
| ·晚年的工作与研究 | 第29-30页 |
| ·“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30-40页 |
| ·“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的社会背景 | 第30-34页 |
| ·“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的直接契机 | 第34-40页 |
| ·“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文化渊源 | 第40-52页 |
|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第40-45页 |
| ·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 | 第45-52页 |
| 3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52-79页 |
| ·富含自由主义色彩的教育哲学观 | 第52-63页 |
| ·“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的教育价值追求 | 第52-56页 |
| ·“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 第56-60页 |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 第60-63页 |
| ·充满批判精神的宗教观 | 第63-68页 |
| ·宗教价值作用的两面性 | 第63-65页 |
| ·道德与宗教“无涉” | 第65-66页 |
| ·教育应超然于宗教之外 | 第66-68页 |
| ·以情感教育为本质的美育观 | 第68-79页 |
| ·美育的概念 | 第68-71页 |
| ·美育的价值 | 第71-79页 |
| 4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79-104页 |
| ·反对以“孔教“为“国教” | 第79-82页 |
| ·“孔教”不能成立 | 第79-81页 |
| ·“国教”亦不能成立 | 第81-82页 |
| ·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 第82-100页 |
| ·宗教“是人类进程中间一时的产物” | 第82-84页 |
| ·科学发达美育可以“代宗教” | 第84-88页 |
| ·“舍宗教”而倡美育 | 第88-100页 |
| ·倡导以哲学代“宗教信仰” | 第100-104页 |
| ·美育所代“宗教”之说明 | 第100-101页 |
| ·以哲学代“宗教信仰” | 第101-104页 |
| 5.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精神实质 | 第104-128页 |
| ·拯救国家危亡 | 第104-110页 |
| ·教育救国 | 第104-106页 |
| ·美育救国 | 第106-110页 |
| ·重建精神信仰 | 第110-114页 |
| ·对宗教精神生活的批判 | 第110-112页 |
| ·对美育所建构健康精神生活的向往 | 第112-114页 |
| ·实现教育独立 | 第114-120页 |
| ·教育独立思想概述 | 第115-118页 |
| ·“以美育代宗教”在教育独立思想中的具体体现 | 第118-120页 |
| ·养成健全人格 | 第120-128页 |
|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的提出及内涵 | 第121-123页 |
| ·取宗教而代之的美育在健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 | 第123-128页 |
| 6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理性评析 | 第128-157页 |
| ·“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特色 | 第128-136页 |
| ·重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融合 | 第128-130页 |
| ·主张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的统一 | 第130-132页 |
| ·崇尚批判性与重建性的同步 | 第132-135页 |
| ·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一致 | 第135-136页 |
| ·“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影响 | 第136-144页 |
|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 第136-139页 |
| ·促进了全社会对美育的重视与关注 | 第139-141页 |
| ·开启了近代中国非宗教教育的历史 | 第141-144页 |
| ·“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性反思 | 第144-157页 |
| ·理论认识上的反思 | 第144-151页 |
| ·逻辑论证上的省察 | 第151-155页 |
| ·实践实施上的审视 | 第155-157页 |
| 7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157-184页 |
| ·美育与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 | 第157-164页 |
|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实施 | 第157-161页 |
| ·蔡元培美育思想对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意义 | 第161-164页 |
| ·美育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 | 第164-173页 |
| ·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现实呈现 | 第164-167页 |
| ·蔡元培美育思想对解决道德危机的启示 | 第167-173页 |
| ·“以美育代宗教”与当代中国的“宗教热” | 第173-184页 |
| ·当代中国“宗教热”的多样表征 | 第174-177页 |
| ·“以美育代宗教”对解决“宗教热”的启示 | 第177-184页 |
| 结语 | 第184-185页 |
| 致谢 | 第185-1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6-195页 |
| 附录 | 第195-196页 |
|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5-196页 |
|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