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原则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绿色贸易壁垒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 | 第12页 |
·国内学者对绿色壁垒的研究 | 第12-13页 |
·茶叶出口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茶叶出口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茶叶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研究 | 第14-16页 |
3 绿色贸易壁垒概况 | 第16-18页 |
·绿色壁垒的概念以及特征 | 第16页 |
·绿色贸易壁垒成因 | 第16页 |
·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6页 |
·绿色壁垒的影响 | 第16-17页 |
·绿色壁垒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4 绍兴地区的茶叶概况以及出口现状 | 第18-28页 |
·绍兴地区的茶叶概况 | 第18-19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现状 | 第19-28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在我国的地位 | 第19-20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态势 | 第20-21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结构 | 第21-23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区域分布 | 第23-25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企业茶叶出口现状 | 第25-27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现状特征总结 | 第27-28页 |
5 目标市场的绿色壁垒分析及对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影响 | 第28-34页 |
·国外对进口茶叶设置的主要绿色壁垒及其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日本设置的绿色壁垒状况 | 第28页 |
·美国设置的绿色壁垒状况 | 第28-29页 |
·欧盟设置的绿色壁垒状况 | 第29页 |
·非洲地区与绿色壁垒 | 第29-30页 |
·目标市场设置绿色壁垒对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影响 | 第30-31页 |
·积极影响 | 第30页 |
·消极影响 | 第30-31页 |
·绍兴地区茶叶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 第31-34页 |
·外部原因 | 第31-32页 |
·内部原因 | 第32-34页 |
6 绿色壁垒背景下的绍兴地区茶叶出口SWOT分析 | 第34-40页 |
·SWOT分析法 | 第34页 |
·机会与威胁分析(environment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 第34页 |
·优势与劣势分析(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 | 第34页 |
·绿色壁垒下绍兴地区茶叶贸易的外部环境威胁和机会 | 第34-37页 |
·T-环境威胁分析 | 第34-35页 |
·O-环境机会分析 | 第35-37页 |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 第37-40页 |
·S-内部优势分析 | 第37-38页 |
·W-绍兴茶叶出口内部劣势分析 | 第38-40页 |
7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对策 | 第40-44页 |
·从企业自身层面出发 | 第40-42页 |
·以科技创新推动茶叶出口结构的升级,大力发展有机茶 | 第40页 |
·建立可靠的茶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监督体系,以质保传统市场、拓新兴市场 | 第40页 |
·产品转型要倾向本地化,并尝试新的营销模式 | 第40-41页 |
·推出“出口地标志+企业自主品牌商标”的模式,加强出口品牌集聚效应和出口地效应 | 第41页 |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现出口企业抱团发展 | 第41页 |
·转换营销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41页 |
·延长产业链,进行跨领域合作,提高行业产业化程度 | 第41-42页 |
·从行业协会和茶叶科研机构层面上 | 第42页 |
·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和出口信息服务体系,保持与企业间的有效联系 | 第42页 |
·茶行业协会“走出去’战略 | 第42页 |
·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建立专管部门,提倡诚信贸易 | 第42页 |
·凝聚行业协作管理力量 | 第42页 |
·茶叶科研机构要发挥作用,化理论成果为经济利益 | 第42页 |
·政府层面上 | 第42-44页 |
·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出口企业资质管理 | 第42-43页 |
·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互通有无 | 第43页 |
·为出口企业搭建国内、国际交易平台 | 第43-44页 |
8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