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关于双重上市动因的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关于双重上市市场反应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关于双重上市后公司长期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中国公司A+H跨境双重上市的背景、动因及特征分析 | 第22-34页 |
·中国公司A+H跨境双重上市的政策背景 | 第22-25页 |
·中国公司A+H跨境双重上市的驱动因素 | 第25-28页 |
·外在驱动因素 | 第25-27页 |
·内在驱动因素 | 第27-28页 |
·中国公司A+H跨境双重上市的基本特征 | 第28-34页 |
·上市时间 | 第28-30页 |
·发行模式 | 第30页 |
·行业分布 | 第30-32页 |
·所有权结构 | 第32页 |
·发行规模 | 第32-33页 |
·首发价差 | 第33-34页 |
第3章 A+H跨境双重上市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4-41页 |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 第34-36页 |
·MM理论 | 第34-35页 |
·权衡理论 | 第35页 |
·代理理论 | 第35-36页 |
·优序理论 | 第36页 |
·首发效应 | 第36-37页 |
·境外上市效应 | 第37-38页 |
·股权再融资效应 | 第38-41页 |
第4章 A+H跨境双重上市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57页 |
·研究设计 | 第41-42页 |
·业绩评价方法 | 第41页 |
·业绩代理变量 | 第41页 |
·业绩检验方法 | 第41-42页 |
·业绩评价指标设计 | 第42-44页 |
·单变量业绩指标 | 第42页 |
·多变量业绩指标 | 第42-44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研究样本选择 | 第44页 |
·对照样本选择 | 第44-45页 |
·数据来源 | 第45页 |
·实证结果 | 第45-55页 |
·研究样本纵向业绩比较 | 第45-50页 |
·对照样本横向业绩比较 | 第50-5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推动境内外市场的一体化 | 第57-58页 |
·拓展以债券融资为代表的多样化融资渠道 | 第58页 |
·增加机构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的数量 | 第58页 |
·提高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要求 | 第58-59页 |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力度 | 第59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59-60页 |
附录A A+H双重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统计表 | 第60-62页 |
附录B A+H双重上市公司详细情况统计表 | 第62-65页 |
附录C 尚未回归A股的H股公司情况统计表 | 第65-68页 |
附录D 对照样本基本情况统计表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