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茶树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代谢相关酶检测方法及初步纯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儿茶素的结构第9-10页
   ·非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途径及其相关的酶类第10-13页
   ·酯型儿茶素合成途径第13-15页
   ·酯型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酶第15-18页
2 引言第18-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19页
     ·材料第19页
     ·主要药品和试剂第19页
     ·主要仪器第19页
   ·实验方法第19-25页
     ·粗酶液制备第19-20页
     ·酶蛋白含量测定第20页
     ·酶反应体系第20页
     ·酯型儿茶素水解酶(GCH)最佳检测体系的建立第20-21页
     ·依赖 UDPG 的没食子葡萄糖苷转移酶(UGGT)检测体系的建立第21页
     ·表儿茶素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检测体系的建立第21-22页
     ·酯型儿茶素水解酶的分离纯化第22-23页
     ·SDS-PAGE 电泳第23-24页
     ·酶反应产物的检测方法第24-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38页
   ·酶产物的检测第25页
   ·酯型儿茶素水解酶(GCH)检测体系的建立第25-28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反应时间第25-26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温度第26-27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 pH 值第27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底物浓度第27-28页
   ·依赖 UDPG 的没食子葡萄糖苷转移酶(UGGT)的检测体系的建立第28-31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反应时间第28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温度第28-29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 pH 值第29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底物 GA 浓度第29-30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底物 UDPG 浓度第30-31页
   ·表儿茶素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的检测体系的建立第31-34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反应时间第31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温度第31-32页
     ·反应体系的最适 pH 值第32页
     ·反应体系最适底物 EGC 浓度第32-33页
     ·反应体系最适底物βG 浓度第33-34页
   ·酯型儿茶素水解酶的初步分离纯化第34-38页
     ·硫酸铵分级沉淀第34-35页
     ·离子交换层析第35-36页
     ·凝胶层析第36页
     ·初步分离纯化的电泳分析第36-38页
5 讨论第38-42页
   ·茶树酯型儿茶素的合成及其代谢第38-39页
   ·UGGT、ECGT 和 GCH 活性最适检测体系第39-40页
   ·GCH 的初步分离纯化第40-42页
6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0页
附录及缩略词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辣椒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药剂筛选
下一篇:高产条件下麦—稻轮作磷钾肥料周年运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