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前言 | 第10页 |
·碳纤维的制备过程 | 第10-20页 |
·原料的调制 | 第11-12页 |
·纺丝 | 第12-14页 |
·预氧化 | 第14-18页 |
·碳化 | 第18-19页 |
·石墨化 | 第19-20页 |
·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20-22页 |
·碳纤维的发展进展 | 第22-23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3-25页 |
·选题背景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实验 | 第25-30页 |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的制备 | 第25-27页 |
·熔融纺丝 | 第25-26页 |
·预氧化 | 第26页 |
·碳化、石墨化 | 第26-27页 |
·沥青纤维的表征 | 第27-30页 |
·氧化增重量的测定(含氧量) | 第27页 |
·综合热分析(TG-DSC) | 第27页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7页 |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Raman spectra) | 第27-2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8页 |
·单丝拉伸强度测试 | 第28-29页 |
·单丝电阻率的测定(热导率的计算) | 第29-30页 |
第3章 中间相沥青纤维氧化过程研究 | 第30-48页 |
·引言 | 第30页 |
·油系及萘系沥青纤维 FT-IR 分析 | 第30-32页 |
·油系沥青纤维氧化过程研究 | 第32-43页 |
·油系沥青纤维恒温氧化过程研究 | 第32-40页 |
1 油系沥青纤维原丝断面 SEM 分析 | 第32-33页 |
2 油系沥青纤维恒温氧化增重分析 | 第33-34页 |
3 油系沥青纤维恒温氧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4 实际氧化增重量与模型理论氧化增重量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5 模型的验证 | 第39-40页 |
·油系沥青纤维持续升温氧化增重分析 | 第40-42页 |
·油系沥青纤维预氧丝碳化后断面扫描电镜分析 | 第42-43页 |
·萘系沥青纤维恒温氧化过程研究 | 第43-46页 |
·萘系沥青纤维原丝断面 SEM 分析 | 第43-44页 |
·萘系沥青纤维恒温氧化增重分析 | 第44-45页 |
·萘系沥青纤维恒温氧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预氧化、碳化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8-63页 |
·引言 | 第48页 |
·预氧化工艺条件对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升温速率与温度对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恒温温度与时间对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碳化温度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0-57页 |
·TG-DSC 模拟沥青纤维的碳化过程 | 第50-51页 |
·碳化温度对纤维断面显微形貌的影响 | 第51-55页 |
·碳化温度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碳化温度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 第56-57页 |
·碳纤维的 Raman 光谱分析 | 第57-61页 |
·碳纤维表面的 Raman 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碳纤维断面的 Raman 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无规结构与径向劈裂结构纤维表面的 Raman 光谱分析 | 第60-61页 |
·石墨纤维导热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