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2页 |
| 1 前言 | 第12-23页 |
| ·冰情的概述 | 第12-13页 |
| ·冰凌形成及其特性 | 第13-14页 |
| ·冰凌形成 | 第13页 |
| ·结冰程序 | 第13页 |
| ·结冰过程 | 第13-14页 |
| ·黄河流域内蒙段概况 | 第14-15页 |
| ·黄河内蒙段冰情概况 | 第14-15页 |
| ·黄河内蒙段冰情演变情况 | 第15页 |
| ·黄河内蒙段凌汛的成因 | 第15页 |
| ·国内外冰情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 ·计算流体力学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2 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第23-29页 |
| ·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 ·模型试验设计及主要试验装置 | 第24-27页 |
| ·供水系统 | 第24页 |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 ·试验装置 | 第25-27页 |
| ·模型试验主要参数及方案 | 第27-29页 |
| ·主要参数 | 第27页 |
| ·试验方案 | 第27-29页 |
| 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55页 |
| ·上游来冰对上游水深的影响 | 第29-32页 |
| ·佛汝德数Fr的分析 | 第32-36页 |
| ·闸前水流的佛汝德数Fr和闸门相对开度e/H之间的关系 | 第33-35页 |
| ·冰块的佛汝德数F_b与闸门相对开度e/H的关系 | 第35-36页 |
| ·闸前冰块堆积形态的分析 | 第36-51页 |
| ·冰块堆积长度的分析 | 第36-44页 |
| ·冰块堆积厚度的分析 | 第44-51页 |
| ·冰块过闸临界流速v及佛汝德数Fr的分析 | 第51-54页 |
| ·冰块过闸临界流速的判别 | 第51-53页 |
| ·冰块过闸时佛汝德数的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数值计算方法 | 第55-67页 |
| ·湍流控制方程 | 第55-56页 |
| ·湍流数值方法及模型 | 第56-61页 |
| ·湍流数值方法 | 第56-58页 |
| ·湍流涡粘模型 | 第58-61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计算方法 | 第61-64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61-63页 |
| ·离散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63-64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64-66页 |
| ·流动进口边界条件 | 第65页 |
| ·流动出口边界条件 | 第65页 |
| ·恒压边界条件 | 第65页 |
| ·壁面边界条件 | 第65页 |
| ·对称边界条件 | 第65页 |
| ·周期(循环)边界条件 | 第65-66页 |
| ·CFD求解过程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5 水流挟冰能力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7-90页 |
| ·概述 | 第67页 |
| ·研究对象 | 第67页 |
| ·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67-71页 |
| ·湍流模型 | 第67-68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8页 |
| ·数值模拟工况 | 第68-69页 |
|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 第69-71页 |
| ·计算成果分析 | 第71-89页 |
| ·相体积分布 | 第71-79页 |
| ·速度场分布 | 第79-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展望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