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大渡河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植被覆盖度的定义 | 第10-11页 |
·植被覆盖度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特色 | 第19-20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自然概况 | 第21-22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数据介绍 | 第22-24页 |
·影像预处理 | 第24页 |
·图像校正 | 第24-25页 |
·研究区影像提取 | 第25-28页 |
3 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 第28-33页 |
·植被覆盖度定量反演与模型 | 第28-32页 |
·像元二分模型 | 第28-29页 |
·植被覆盖度与NDVI | 第29页 |
·模型参数 | 第29-32页 |
·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第32页 |
·植被覆盖度图分类及后处理 | 第32-33页 |
4 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 第33-45页 |
·植被覆盖度总体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 | 第33-37页 |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 第37-45页 |
·不同海拔的植被覆盖度变化 | 第37-40页 |
·不同坡度的植被覆盖度变化 | 第40-42页 |
·不同坡向的植被覆盖度变化 | 第42-45页 |
5. 植被覆盖度的缓冲区分析 | 第45-50页 |
·公路缓冲区植被覆盖度分析 | 第47-48页 |
·居民点缓冲区植被覆盖度分析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