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9页 |
| ·松针的研究现状 | 第7-17页 |
| ·松针的组织结构 | 第7-9页 |
| ·松针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应用 | 第9-15页 |
| ·松针的提取工艺 | 第15-17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 ·实验样品 | 第19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19-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湿地松松针挥发油含量分析 | 第21-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 | 第21页 |
| ·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提取 | 第21页 |
| ·气相色谱-质谱的测定 | 第21-22页 |
| ·湿地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 | 第22-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湿地松松针中鞣质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 第27-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霉菌悬液的制备 | 第28页 |
| ·鞣质的初步分离 | 第28页 |
| ·没食子酸的分离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 ·标准曲线 | 第29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29-32页 |
| ·鞣质分离中乙醇浓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 ·HPLC 检测酸解前后提取物鞣质含量变化 | 第33-35页 |
| ·分离出没食子酸的表征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湿地松松针中多糖的提取检测 | 第37-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页 |
| ·实验原料及器材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 ·制作标准曲线 | 第37-38页 |
| ·不同溶剂提取多糖的得率 | 第38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8-41页 |
| ·正交试验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 第43-45页 |
|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 ·展望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