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2章 婆媳剧概述 | 第13-20页 |
·我国婆媳剧的概念界定与划分 | 第13页 |
·婆媳剧的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婆媳剧热播的缘由 | 第14-16页 |
·婆媳关系是永恒的家庭命题 | 第14-15页 |
·婆媳剧适合电视传媒特点 | 第15页 |
·婆媳剧有益于调和缓解现实矛盾 | 第15-16页 |
·热播婆媳剧剧情梗概 | 第16-20页 |
·《婆婆媳妇小姑》——家庭琐事、婆媳碰撞的轻喜剧 | 第16页 |
·《婆婆》——善良婆婆应对三个儿媳的悲欢故事 | 第16-17页 |
·《双面胶》——上海媳妇的细腻与东北婆婆的粗陋习惯的对撞 | 第17页 |
·《婆婆来了》——城市媳妇与农村婆婆的艰难磨合 | 第17-18页 |
·《媳妇的美好时代》——巧对小姑与两对公婆的婚姻示范 | 第18页 |
·《当婆婆遇上妈》——婆媳之争升级为婆妈大战的伤情故事 | 第18-19页 |
·《双城生活》——跨越异地风俗与距离的伦理故事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婆媳剧中的女性形象 | 第20-30页 |
·婆婆形象 | 第20-24页 |
·爱子如命、思想保守的婆婆 | 第20-23页 |
·自私势利、多事善变的婆婆 | 第23页 |
·勤苦善良、宽厚仁爱的婆婆 | 第23-24页 |
·媳妇形象 | 第24-26页 |
·美丽漂亮、出身优越 | 第24-25页 |
·思想自由、自强独立 | 第25-26页 |
·小姑子形象----大龄未嫁、性格扭曲 | 第26-28页 |
·娘家妈的形象——爱女心切、忍字当先 | 第28-30页 |
第4章 我国婆媳剧中的男性形象 | 第30-34页 |
·丈夫形象——爱的夹缝中的艰难决择者 | 第30-32页 |
·公公形象——缺场或退场的矛盾回避者 | 第32-34页 |
第5章 微妙复杂的婆媳关系 | 第34-38页 |
·传统规范与现代自由的冲突 | 第34页 |
·婆婆权威地位的失衡与沦陷 | 第34-36页 |
·经济掌控权的争夺 | 第36页 |
·血缘亲情的缺乏 | 第36-38页 |
第6章 婆媳剧男权意识与女性意识 | 第38-46页 |
·婆媳剧中的女性意识 | 第38-41页 |
·女性经济上的独立 | 第38-39页 |
·女性与社会接触 | 第39-40页 |
·女性思想的改变 | 第40页 |
·男性了解女性 | 第40-41页 |
·婆媳剧中的男权意识 | 第41-44页 |
·女性依附男性 | 第41-42页 |
·女性对男性的诱惑 | 第42-43页 |
·大男子主义 | 第43页 |
·男权意识的推崇 | 第43-44页 |
·女性思想的解放 | 第44-46页 |
·女性对自己精神的解放 | 第44页 |
·男性与女性的双性和谐 | 第44-46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