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4-17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技术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技术框架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 ·资源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 ·资源与资源产业 | 第21-22页 |
| ·资源型城市 | 第22页 |
|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 ·可持续发展 | 第22-23页 |
| ·系统观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23-24页 |
|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认识 | 第24-25页 |
|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 第24页 |
|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2页 |
| ·资源型城市总体发展状况 | 第25页 |
|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概况 | 第25页 |
| ·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及分类 | 第25页 |
| ·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内涵 | 第26-27页 |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解分析 | 第27-30页 |
| ·经济竞争能力 | 第27-28页 |
| ·资源利用能力 | 第28页 |
| ·环境保障能力 | 第28-29页 |
| ·科技贡献能力 | 第29页 |
| ·社会支撑能力 | 第29-30页 |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综合确定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 第32-49页 |
| ·抚顺市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 ·地理位置与资源状况 | 第32-33页 |
| ·社会发展状况 | 第33页 |
|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 | 第33-43页 |
| ·评价方法的介绍 | 第33-34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 ·计算过程及结果 | 第36-43页 |
|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3-49页 |
|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 第43-46页 |
|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 第五章 提高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 ·提高资源型城市经济竞争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49页 |
| ·提高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 ·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测 | 第49-50页 |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 第50页 |
| ·提高资源型城市环境保障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50页 |
| ·提高资源型城市科技贡献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 ·提高资源型城市社会支撑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