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0页 |
·引言 | 第17页 |
·驱杀蚊试剂分类 | 第17-23页 |
·天然驱杀蚊试剂 | 第17-19页 |
·天然除虫菊酯 | 第17-18页 |
·猫薄荷精油 | 第18页 |
·驱蚊香草 | 第18-19页 |
·合成驱杀蚊试剂 | 第19-22页 |
·合成拟除虫菊酯 | 第19页 |
·避蚊胺 | 第19-20页 |
·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 | 第20-22页 |
·其他新型驱杀蚊试剂 | 第22页 |
·植物源杀虫剂 | 第22-23页 |
·驱杀蚊纺织品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共混纺丝法 | 第24页 |
·直接喷洒法 | 第24-25页 |
·微胶囊法 | 第25-26页 |
·驱杀蚊性能评价 | 第26-29页 |
·蚊虫对驱蚊试剂的抗药性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半数致死量法 | 第26页 |
·区分剂量法 | 第26-27页 |
·酯酶检测法 | 第27页 |
·分子遗传学方法 | 第27页 |
·免疫学方法 | 第27页 |
·Kdr因子遗传学方法检测 | 第27-28页 |
·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8页 |
·驱蚊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强迫接触试验 | 第28页 |
·驱避试验 | 第28-29页 |
·耐洗性试验 | 第29页 |
·我国驱杀蚊整理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 第29-31页 |
·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拟除虫菊酯 | 第29页 |
·植物源杀虫剂 | 第29-30页 |
·发展趋势 | 第30-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0页 |
第二章 载体法制备ZX-1驱杀蚊涤纶织物 | 第40-71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 | 第40-45页 |
·实验药品 | 第41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吸附处理工艺 | 第42-43页 |
·还原清洗工艺 | 第43页 |
·残液萃取工艺 | 第43页 |
·织物水洗工艺 | 第43页 |
·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43-44页 |
·涤纶直径及外观形貌测试 | 第44页 |
·~1H-NMR测试 | 第44页 |
·SEM-EDS测试 | 第44页 |
·FT-IR和ATR-FTIR测试 | 第44页 |
·XRD测试 | 第44页 |
·DSC测试 | 第44-45页 |
·TG测试 | 第45页 |
·GC-MS测试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8页 |
·原料分离与提纯 | 第45-47页 |
·驱蚊剂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第47-48页 |
·驱蚊剂ZX-1浓度对涤纶整理效果影响 | 第48-49页 |
·环己烷浓度对涤纶整理效果影响 | 第49-50页 |
·载体浓度对涤纶整理的影响 | 第50-51页 |
·分散剂NNO对涤纶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温度和时间对涤纶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防蚊织物分析与表征 | 第53-67页 |
·涤纶直径及形貌表征 | 第53-54页 |
·TG分析 | 第54-56页 |
·DSC分析 | 第56-57页 |
·XRD分析 | 第57-60页 |
·FT-IR和ATR-FTIR分析 | 第60-63页 |
·SEM—EDS分析 | 第63-66页 |
·GC-MS分析 | 第66-67页 |
·水洗次数对防蚊织物的影响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三章 涤纶纤维吸附ZX-1的吸附性能及扩散机理研究 | 第71-105页 |
·涤纶纤维的吸附特性 | 第71-73页 |
·涤纶纤维微细结构对吸附的影响 | 第71-72页 |
·涤纶纤维化学结构对吸附的影响 | 第72页 |
·载体对涤纶纤维吸附的影响 | 第72-73页 |
·载体作用机理学说 | 第73-74页 |
·ZX-1溶解度增大说 | 第73页 |
·载体说 | 第73页 |
·吸水量增大说 | 第73-74页 |
·纤维内部结构变化说 | 第74页 |
·ZX-1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74-77页 |
·ZX-1在环己烷溶液中的状态 | 第74-75页 |
·载体对ZX-1环己烷溶液的作用 | 第75-76页 |
·纤维-载体-ZX-1的结合状态 | 第76-77页 |
·ZX-1分子自溶液中向纤维负载阶段 | 第76页 |
·纤维表面ZX-1分子分布形态 | 第76页 |
·ZX-1向纤维内部的扩散过程 | 第76-77页 |
·纤维中ZX-1与纤维的结合形态 | 第77页 |
·吸附过程中的扩散作用 | 第77-103页 |
·ZX-1吸附的基本动力学状态 | 第77-79页 |
·ZX-1扩散的基本规律 | 第79-82页 |
·分子扩散机理 | 第82-85页 |
·ZX-1向纤维表面的扩散 | 第85-94页 |
·对流扩散 | 第85-87页 |
·层流状态的扩散 | 第87-89页 |
·湍流中的扩散 | 第89-94页 |
·ZX-1在纤维中的扩散 | 第94-100页 |
·表观扩散系数 | 第95页 |
·在圆柱体中的扩散 | 第95-97页 |
·由有限体积被搅拌溶液向圆柱体中扩散(考虑流体动力学) | 第97-98页 |
·扩散系数改变时的扩散 | 第98-99页 |
·扩散系数与浓度的关系 | 第99页 |
·扩散系数随纤维自由容积的变化 | 第99-100页 |
·ZX-1在纤维中扩散的机理—自由容积扩散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四章 ZX-1整理到织物上的吸附模型的建立 | 第105-132页 |
·引言 | 第105页 |
·实验 | 第105-107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105-106页 |
·实验方法 | 第106-107页 |
·测试方法 | 第107页 |
·纤维中吸附ZX-1量的确定 | 第10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28页 |
·涤纶纤维吸附ZX-1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107-120页 |
·涤纶纤维吸附ZX-1的平衡吸附量研究 | 第107-108页 |
·经典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108-110页 |
·经典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110页 |
·ZX-1吸附动力学模型模拟 | 第110-115页 |
·吸附速率常数和半吸附时间 | 第115-116页 |
·吸附扩散系数 | 第116-119页 |
·吸附活化能 | 第119-120页 |
·涤纶纤维吸附ZX-1热力学模型建立 | 第120-128页 |
·吸附等温线探讨 | 第120-122页 |
·经典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122-123页 |
·ZX-1吸附热力学模型模拟 | 第123-126页 |
·吸附热力学参数确定 | 第126-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2页 |
第五章 ZX-1驱杀蚊织物的实际驱杀蚊效果 | 第132-155页 |
·引言 | 第132-136页 |
·实验 | 第136-138页 |
·实验药品、设备及仪器 | 第136-137页 |
·实验方法 | 第137-138页 |
·雌蚊停留实验 | 第137-138页 |
·织物水洗方法 | 第138页 |
·蚊子培育 | 第138-142页 |
·供试虫源 | 第138-139页 |
·养蚊室条件 | 第138页 |
·幼虫及成蚊饲料 | 第138页 |
·饲养方法 | 第138-139页 |
·品种选择 | 第139-140页 |
·雄蚊和雌蚊特性 | 第140-141页 |
·最佳羽化时间选择 | 第141-142页 |
·蚊子行为实验 | 第142-146页 |
·实验装置搭建 | 第142-143页 |
·蚊子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43-146页 |
·测试时间的影响 | 第143页 |
·引诱剂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光线、温度以及湿度对蚊子的影响 | 第145页 |
·摄像机光源的影响 | 第145页 |
·测试地点影响 | 第145-146页 |
·经不同ZX-1浓度处理的织物的实际驱蚊效果测试 | 第146-150页 |
·不同羽化天数的蚊子对同一浓度织物的行为学影响 | 第146-147页 |
·同一批蚊子对不同浓度织物的行为学的影响 | 第147-149页 |
·不同蚊子对不同织物同一时间测试的行为学的影响 | 第149-150页 |
·水洗后织物蚊子驱蚊效果的影响 | 第150-152页 |
·水洗后织物的蚊子行为学的影响 | 第150-151页 |
·织物水洗次数对驱蚊效果的影响 | 第151-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55-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